联合全国50多所知名院校 云集业内40多位行业专家
全国高校设计大赛结果公布
【首届 D5杯:全国高校设计大赛】已圆满落幕。
这场历时 74 天的竞赛,征集到了来自全国 525 所高等院校的 705 份精彩作品,感谢大家的踊跃参与。
从一份份匠心独运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空间设计领域新生力量的无限创造力,在「微更新:空间焕新 激发活力」这一命题的指引下,大家尽情挥洒创意,拓展设计思维,用动人的作品诠释着对这一主题的独到见解。
根据专业评审团的评选,现将获奖结果公布如下:
特等奖
棚塘更生 – 南阳坑塘景观的区域空间复兴
作者:邓晶峰、鲁俊逸、李浩宁|指导老师:戴航|院校: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以简单清晰的模型,搭配质感明确的材料,在虚拟的世界中搭建了一个温馨的社区场景。作者在设计上,适应了社区亲切友好的环境,在气候上顺应了小区的环境。人物的活动与环境的营造相得益彰,较好的烘托了环境的气氛与生活的气息。在虚拟影像的世界里,干净明晰的环境更容易表达,带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往往更难。这个作品体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与巧妙地表达能力,也展示了计算机绘画的新空间。
卢健松
湖南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副院长/教授该项目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构逻辑脱颖而出,不仅激活了被遗忘的坑塘空间,还通过功能共享和自然共生的方式,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为城市微更新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范例。作者通过将传统的建构方式转变为自上而下的索网结构,不仅减少了对坑塘环境的干预,还巧妙地将自然生态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塘园”空间。作品的图纸呈现也十分完整美观,能够展现出设计的亮点。
赵晶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副院长本案从居民临时搭建的,用来补足日常生活功能的棚子中提取空间原型,重新对其抽象造型,聚为共享的“棚塘空间”,立意新颖,紧扣主题,探索出的不同空间趣味性十足。
孟凡浩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空间设计特色明显,材料运用有新意,表现力佳。
李迅涛
基准方中集团 董事兼首席总建筑师巧妙的选题和精彩的结构处理。
郑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授创造三维公共景观空间的想法很有趣,但自然光很难穿透这么多层到达下沉区域。
胡伟
NBBJ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司董事/设计总监一等奖
本科院校赛项
凡人歌 – 广州石牌村更新概念方案设计
作者:周林灿|指导老师:田一辛|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该作品在当代城市疾速扩张与社会边缘化之间,展现了对空间与人的深层联结的反思与批判。作品以剖析广州石牌村这一高密度城中村为切入口,洞察到环境压迫与社交隔离等根本性矛盾,并借助富有革新意味的“屋顶步道”系统,将原本闭塞、阴暗的街巷带入全新的立体交往维度。
作品在光环境的技术细节与社区联动的多样实现路径上仍有深化空间。步道下方街道的照明方案可进一步以更具象的技术手段表达,以真正营造出人性化的昼夜生活氛围。此外,设计若能更精细地诠释对公共节点功能复合与人群行为引导的逻辑,或将激发更丰富的社区互动与精神共鸣。
总体而言,作品穿透了社会议题与空间策略的壁垒,以富有远见的洞察力和优秀的视觉表达,生动诠释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人性温度与公共价值。其对复杂城市生态的批判与超越,体现了创作者在当代城市语境下所拥有的哲思与担当,亦为今后更多城市介入与空间干预提供了启示与范式。
袁烽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院长职业院校赛项
“百态客家人,体浓郁民俗,品地道客家生活” – 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废弃客家土楼改造养老社区
作者:汪美佳|指导老师:马宇飞|院校: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该项目展现了设计者对“废弃客家土楼改造养老社区”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将客家文化与适老化设计巧妙结合。改造方案兼顾可持续性,不仅显著增强了空间的功能性,还充分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设计细节经过精心打磨,各部分协调细致,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色彩与构图布局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设计的亮点,葫芦元素与客家文化的融合,为养老社区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是一个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同时在建筑结构上也表现出色的优秀设计。
梁媛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 主任/教授这个改造方案展现了对传统土楼的创新性改造思维。通过”葫芦双楼”的设计手法,巧妙地解决了历史建筑与现代养老需求的矛盾。设计既保留了客家文化特色,又通过适老化改造提升了居住体验。环形长廊的设置和景观布局体现了对老年人社交需求的关注,整体方案既有文化传承,又具备现代功能性,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建筑改造案例。
张勇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环境 艺术学院 党总支书记/院长对半塌结构的处理在象征意义和造型上都很巧妙,作品内容详实。
李宝章
奥雅股份 董事长结合土楼传统意向,突破了既有类型学范式,结构与功能逻辑清晰,空间表达和光影渲染忠实表达了这种空间创新
薄宏涛
筑境设计 董事/总建筑师二等奖
本科院校赛项
并行不悖 – 微更新与场所精神视角下的旧水泥厂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作者:姜浩然|指导老师:韩文强、金常江|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该设计方案充分结合了大连第二水泥厂的历史文脉与场所精神,通过细致的体块加减法与历史符号的应用,实现了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同时,绿色设计理念的融入与多项技术构造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的实用性,也彰显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整体设计思路清晰,手法细腻,为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翁季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副院长作品切题,突显了“微更新”与“场所精神”。更新设计尊重老建筑的空间特点与形式语言,重视场所记忆与文脉的延续,也运用了创意性的手法,为老建筑赋予新活力。
蒋南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助理总监将原始工业设备进行活态利用,塑造全新的空间体验,提升趣味性;尊重原始建筑几何美学,并融入工业美学秩序。
董慰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与设计学院 副院长职业院校赛项
老屋新市 – 苏州非遗赓续传承市集
作者:王密|指导老师:吴超楠|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老屋新市”这个作品令人称道的一点,是其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原则。苏州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历史建筑。设计师们在改造这些老屋时,深知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通过细致的修复与保护措施,尽可能保留建筑的原貌与历史痕迹,将参赛主题贯穿设计中。在保护老屋原貌的同时,设计师也注重对现代生活需求的合理满足,空间的定位是市集,这个功能巧妙的将历史建筑赋予它般配的功能:能观赏与购买精美的非遗展品也能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这些互动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也为传承人创造了展示和传授技艺的平台,更有了商业价值,活化了非遗的传承。
柳建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学院 院长本参赛作品展现了对城市更新深刻的理解和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保护与现代功能,通过对旧城区的细致规划,不仅保留了城市的历史风貌,还成功地引入了新的非遗传承空间。作品在平衡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上表现出色,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理念。整体而言,该设计作品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为城市带来了活力和文化的呈现,是城市更新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
陆晓明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首席总建筑师这个设计案例展现了对历史建筑的巧妙改造和创新利用。方案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通过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历史遗存,同时植入新的功能业态,为艺术青年提供了展示平台。选址靠近仓街的区位优势,加上空间序列的精心设计,使项目既延续了历史文脉,又具备现代活力,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
张勇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环境 艺术学院 党总支书记/院长该方案选题较为明确,同时对一个标准的设计分析过程表达有一定的概念,但是还需要落实到设计信息的传达上,不能停留在表层的形式上。
刘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 副院长/教授本科院校赛项
TICA轻木结构会议模块
作者:张聿怀、杨玉玺| 指导老师:朱玲、苗展堂|院校:天津大学
方案设计合理,图纸表现力强。注重环保与灵活性,通过轻木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快速施工与低碳节能。实际建造效果出色,空间舒适、功能灵活,满足会议与教学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示范价值。
冯刚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 副院长、教授设计巧妙的运用了轻木结构,强调了材料的独特性和设计的新颖性,模块化设计便于组装和维护,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图面搭配和谐统一,细节装饰到位精致,提升了整体的艺术品味。
冯琦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空间形式独特、材料运用得当,跳出传统模式,有一定的创新性,落地性强;表现光影合适,有较强的场景感。
李迅涛
基准方中集团 董事兼首席总建筑师轻介入,低排碳,灵活多变,与D5渲染器的表现结合自然,设计亮点突出。
周硕安
Aedas 董事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实现了轻介入、低碳排的微更新过程。
董慰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与设计学院 副院长加建的木构会议模块和人的活动、景观交融,简洁而富有魅力。
郑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授职业院校赛项
轻境 – 积庆里茶坊设计
作者:卢学谦|指导老师:黄锦明、陈泽|院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该作品“轻境 – 积庆里茶坊设计”巧妙融合了自然美景与茶文化,展现出了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中将山、水、茶三者融为一体,不仅创造了一个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的茶文化体验空间,还充分展现了积庆里红茶谷的自然风光。同时,项目功能分区明确,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从采茶、制茶到品茶、休闲,全方位地展示了茶文化的魅力。此外,作品还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和享受的方式。整体而言,该作品构思巧妙,设计精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邸锐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三等奖
本科院校赛项
城市微更新 – 翼构空间
作者:周潇、业景然、俞淏文|院校:昆明理工大学
设计方案创意十足,通过轻质结构实现多功能组合,既保留了历史文化,又提升了城市活力,灵活应对不同场景需求,展现了独特的建筑美学。
林世扬
Hassell上海事务所 董事一个精巧的,低成本的改造方案不仅唤醒了场地的回忆,还创造了新的空间使用的可能性。
李宝章
奥雅股份 董事长职业院校赛项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粮油工厂更新项目
作者:徐鹏飞|指导老师:易梁|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工作流上,3DMAX 主建模、SU 辅助,结合 D5、CR 渲染,AE 与剪映合成视频,专业且周全。作品《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粮油工厂更新项目》理念明确,扎根南沙万顷沙镇废弃粮油厂,秉持 “文化为底、建筑为体、艺术为业” 改造。此地历史底蕴深厚,属工业遗址,周边文旅商多元发展。
场地分析中,历史价值高,旧粮仓吸睛;空间宽敞,能变身艺术社区、展厅;位置优越,易聚文创资源;文创潜力大,可引企聚才办活动;社区参与佳,能凝民心。整体规划合理,实施细节若再雕琢,竞争力更强。
李刚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院长该作品以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粮油工厂更新项目为题材,巧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元素,展现了极高的设计理念和思路。通过保留工业美学和注重空间开放性,作品成功打造了一个兼具文化传承和艺术氛围的创意园区。同时,作品充分考虑了场地历史价值、空间潜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创意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为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社区参与的引入也增强了作品的社会性和人文关怀。整体而言,该作品构思巧妙,设计精良,充分展现了设计师的才华和创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邸锐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旧厂粮仓所拥有的宽敞空间为其改造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原有的工业空间结构,使其具备了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多种功能分区与布局设计。在这一点上,设计团队合理利用了厂房内的大空间,创造出了一个既能激发创意又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将其打造成艺术创作社区和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提升了空间的多功能性,活化了空间,还增强了其作为创意园区的吸引力。
柳建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学院 院长本科院校赛项
under the slope 社区中心更新设计
作者:李骏安|指导老师:郭屹民|院校:东南大学
创造坡地下的一个漂亮公共空间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想法,最终呈现效果也很不错。
胡伟
NBBJ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司董事/设计总监设计思维的维度很细致,成果也具有独创性,兼顾功能共享与自然共生。
林世扬
Hassell上海事务所 董事考虑了多种材质搭配,室内外灯光照明设计得当,氛围和场景营造佳,光影、材质表现力不错。
李迅涛
基准方中集团 董事兼首席总建筑师泳池在二楼的想法很新颖,一楼通透的空间又不影响原有的交通功能,有趣的设计。
薄宏涛
筑境设计 董事/总建筑师塑造了充满想象力的社区空间。
郑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授职业院校赛项
鲨浪之影 – 旧舍添新构微改绘就海洋筑梦设计
作者:何硕、张诗瑶、黄楷嘉、黄雪琴、袁嫒、李茂洁|指导老师:许俊婕、侯佳音|院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该项目主题明确,设计理念新颖,但在可持续性方面略显不足。鲨鱼外观造型与整体设计融为一体,色彩运用以海洋蓝为主,有效突出了设计的亮点,成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海洋氛围。空间功能性有所提升,多样化需求满足度有限。同时,项目可实现性评估欠缺,实用价值有待提升。
梁媛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 主任/教授该作品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成功融合了海洋生物与自然保护主题,旨在赋予双鱼岛新的活力。作品巧妙地从中华白海豚和鲨鱼的形态出发,强调生命力和适应性,呼吁关注海洋保护。通过沉浸式展馆与互动体验,设计不仅重塑了双鱼岛的空间,还增强了其文化和商业价值。该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深远的环境与社会意义。
孔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院长该设计以“海洋”为主题,特色鲜明,造型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辨识度高。另外,策划内容丰富,空间组织有序,图纸完整,渲染呈现较好。
霍春龙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整体方案具有较好想象力,整体氛围表达比较突如,展厅具有强烈的实景感,整体完成度比较好。
盘育丹
华南理工何镜堂院士工作室 副所长本科院校赛项
祠旧 – 宁波村落祠堂微更新设计
作者:苏泓铭、卢添翼|指导老师:吉国华、傅筱|院校:南京大学
以一种新的方式实验性的来保护建筑遗产和人文传统,没有采用传统的形式语言,而是将重点关注在空间及环境给人带来的体验,创造出纯净的、有亲和力和互动感的环境。主要在精神层面继承传统文化,而非外在形式。
刘毅
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 副总经理方案较好考虑了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手法简洁,材料运用合理,功能的考虑也比较全面,最后形态与周围环境融合度较高,
孟凡浩
line+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方案对新与旧的关系表达明确且清晰,轻与重的关系拿捏到位,对材料与构造有深入思考。建议加强在总平规划层面和相邻建筑的研究,以更加融入场地。
张菡
直向建筑事务所 理事合伙人单纯、清晰而富有表现力的更新方式。
郑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授职业院校赛项
田间书屋 – 守护留守群体的精神家园
作者:蓝金霞、熊思|指导老师:谢少亮|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作品完整性较好,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建筑设计上采用乡土材料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从绿色节能角度重塑乡村公共生活。
何锐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副院长优秀奖 - 本科院校
优秀奖 - 职业院校
D5最佳可视化奖
D5最佳动画奖
最佳人气奖
优秀指导教师
戴航
学校:东南大学
指导作品:棚塘更生 – 南阳坑塘景观的区域空间复兴
田一辛
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指导作品:凡人歌 – 广州石牌村更新概念方案设计
马宇飞
学校: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作品:“百态客家人,体浓郁民俗,品地道客家生活” – 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废弃客家土楼改造养老社区
韩文强
学校:中央美术学院
指导作品:并行不悖 – 微更新与场所精神视角下的旧水泥厂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金常江
学校:鲁迅美术学院
指导作品:并行不悖 – 微更新与场所精神视角下的旧水泥厂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朱玲
学校:天津大学
指导作品:TICA轻木结构会议模块
苗展堂
学校:天津大学
指导作品:TICA轻木结构会议模块
吴超楠
学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作品:老屋新市 – 苏州非遗赓续传承市集
陈泽
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作品:轻境 – 积庆里茶坊设计
黄锦明
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作品:轻境 – 积庆里茶坊设计
郭屹民
学校:东南大学
指导作品:under the slope 社区中心更新设计
傅筱
学校:南京大学
指导作品:祠旧 – 宁波村落祠堂微更新设计
吉国华
学校:南京大学
指导作品:祠旧 – 宁波村落祠堂微更新设计
易梁
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指导作品: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粮油工厂更新项目
许俊婕
学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指导作品:鲨浪之影 – 旧舍添新构微改绘就海洋筑梦设计
侯佳音
学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指导作品:鲨浪之影 – 旧舍添新构微改绘就海洋筑梦设计
谢少亮
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指导作品:田间书屋 – 守护留守群体的精神家园
为保证比赛公平,请获奖者于 2025.1.24 前提交证明材料,证明作品为您本人/本团队原创,并符合参赛要求,不符合以上两点的参赛作品,将一律取消获奖资格。
证明提交D5邮箱:contest@d5render.com,邮件及压缩包命名:D5全国高校设计大赛+姓名+作品名。
邮件附件中上传 .zip 压缩包,包含以下内容:
- 至少 6 张创作过程中各阶段的过程稿,包括但不限于概念草图、模型制作、Photoshop、渲染软件或其他所使用的创作工具界面截图等;
- D5最佳可视化/动画奖需提交D5场景文件(.drs文件所在的整个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