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时代 – 社区改造概念方案

一、作者信息

姓名:朱凛

院校:南京传媒学院

院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王云琦

在校职务:老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PS、CAD、D5渲染器。

2.作品名:Z时代 – 社区改造概念方案。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解构主义社区改造空间的创意理念源于对传统设计和空间使用方式的反思与挑战。我们希望通过解构主义的设计哲学,打破常规的空间界限,创造一个多元、包容且富有表现力的社区环境。在这个空间中,设计不仅仅是形式的再现,而是对文化、社会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再创造。通过对空间的重新诠释,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到空间的构建与使用中,从而实现社区的自我表达与发展。

  • 设计目的:

重塑空间认知:通过解构传统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划分,挑战居民对空间的既有认知,激发他们对生活环境的思考。

促进社区互动:创造多功能的共享空间,鼓励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支持多样化活动:设计灵活多变的空间,以适应不同的活动需求,例如艺术展览、工作坊、讲座和社交活动等。

体现文化多样性:通过解构主义的手法,反映社区的文化特征与历史背景,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定位:

解构主义社区改造空间定位为一个集艺术、文化与社交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它不仅是一个供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间,更是一个鼓励创意表达与社会互动的社区中心。具体定位如下:

艺术与文化中心:为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提供展现自己作品的平台,促进本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社区交流平台:为居民提供一个分享思想、经验与创意的空间,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

灵活的活动场所:通过可变的空间布局,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适应社区的多样化需求。

6.目标客户:

解构主义社区改造空间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

社区居民:希望参与社区活动、交流思想的各年龄层居民,特别是年轻人和家庭。

艺术家与创意工作者:寻找展示和交流机会的本地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

教育机构:希望组织讲座、工作坊及文化活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团体:致力于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的组织,寻找合作平台。

社会活动家与志愿者:关注社区发展的个人与团体,参与改善社区环境。

7.使用模式:

解构主义社区改造空间的使用模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功能活动区:设置灵活的活动区域,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支持工作坊、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共享工作空间:提供开放的共享工作空间,鼓励创意工作者和艺术家在此进行项目合作与创作交流。

互动展示区:设立互动展示区,展示社区居民的艺术作品、历史故事和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参与感。

社交休闲空间:提供舒适的休闲区,供居民聚会、交流和放松,营造轻松的社区氛围。

文化项目与活动:定期组织社区活动、文化节、艺术展览等,促进不同背景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解构主义社区改造空间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促进创意、文化和社会互动的动态平台。通过解构传统设计和空间使用的方式,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激发灵感、鼓励创新和培养社区归属感的环境。该空间将成为居民共同参与、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的重要场所,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