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时代未来之潮”沙隆广场活化改造

一、作者信息

姓名:唐子龙

院校: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院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赵文明

在校职务:教授

姓名:张进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D5+SU+PS。

2.作品名:“Z世代:未来之潮”沙隆达广场改造。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数字科技与互动装置的局部创新

针对Z世代的数字原生特质,设计在广场内局部设置AR/VR互动装置和数字展示屏,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引入前沿科技,以局部创新焕新整体体验。数字化互动装置可根据不同时间和活动灵活调整,提供多样化的沉浸式体验,从而使广场在虚实交融中焕发新生。这种微创新方法不仅降低了对场地的大规模改动需求,也为广场赋予了更吸引Z世代的互动体验。

多层次动线改造与灵活空间配置

针对现有动线单一的现状,设计通过多层次的动线系统对局部区域进行调整,包括东西向步行道、骑行道和空中步道,使交通更为流畅,动线更为丰富。动线的灵活设计增加了场地的探索性,为居民带来了多层次的体验选择,激发了空间的动态活力,同时契合了Z世代对于探索性和多样化的空间需求。

社交互动与个性表达空间的微创新

设计在场地内增设适合拍照打卡的艺术装置和互动式社交空间,鼓励Z世代的社交互动需求。这些新空间不仅是景观装饰的点缀,更是微更新手段下的灵活创新,通过小规模的提升强化整体场地的社交性与吸引力。开放式休闲区和社交媒体友好的设计元素将广场打造成易于交流的公共社交场所,激发Z世代的分享热情,形成具有当代活力的社区聚集地。

生态友好的可持续设计

采用微更新手段,在广场中引入透水铺装、绿植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积水问题并提升生态功能。设计通过精细化的生态微改造,在局部区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场地内的绿植配置通过小规模的调整融入环境中,形成一个更生态友好的空间,充分契合Z世代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使广场不仅符合自然友好理念,还提高了其宜居性。

文化属性与认同感的局部提升

为提升场地的文化属性和认同感,设计融入了本地文化元素,通过多元艺术装置和社区互动活动空间使广场成为展示本地特色的文化平台。这种微更新方法在不破坏原有肌理的前提下,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广场成为本地居民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进一步丰富Z世代在此处的文化体验。

灵活的设施设计,赋予场地新功能

设计引入可移动的座椅、临时艺术展览区和多功能小型设施,使场地能灵活适应不同的活动需求。这种“微更新”形式在不改变场地大格局的情况下提升了空间的适应性,增加了场地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满足Z世代对于新奇、多样化场景的渴望,保持场地在不同时间段和季节中的活力。

通过“微更新”的策略,本设计在保持沙隆达广场空间肌理和原有框架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的局部创新与微改造,激发了广场新的活力。结合Z世代的需求,使其转型为一个多维互动、生态友好、文化丰富的现代公共空间,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适应时代的更新方式。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沙隆达广场。

5.场地分析:

本设计基于Z世代的需求与“微更新”的理念,重新激活沙隆达广场的公共功能。Z世代成长于数字化与全球化的环境中,渴望体验创新、个性化和互动性,同时关注可持续性和环保。设计以“微更新”为手段,通过精细化的局部改造,使广场在保留原有空间肌理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激活周边城市空间。

沙隆达广场目前存在流线单一、空间封闭、缺乏互动性和文化内涵的问题。场地的对称图案化布局形成了狭长通道,东西方向动线不足,且南段人车交叉影响了交通秩序。硬质铺装面积过大导致雨季积水问题严重,缺少文化属性和互动设施,无法吸引人群,缺乏活力。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在保持场地肌理的前提下,通过局部创新与细致调整,以“微更新”方式逐步提升广场功能和体验。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