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的重塑 – 以历史文化背书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张景朝

院校:湖州学院

院系专业:环境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姜振娇

在校职务:助教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手绘、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砖的重塑 – 以历史文化背书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理念:

打造埭溪镇芳山村特有风格的老年活动中心,保障和提高当地老年人生活的品质。

围绕老年活动中心打造村的会议中心和各类活动中心。

结合砖窑文化和本地民宿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丰富当地特色活动,间接提高当地民宿性价比,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老年人再就业,促进当地经济水平发展。

思路:

在不改变大尺寸的情况下改建建筑,合理规划三大空间分区:老人活动空间、会议影视空间、文化体验空间。

着重设计好空间布局和动线的流畅度,保证老人的行动不受建筑布局影响。

保证建筑风格的统一,把握好砖窑的特殊风格,结合风格设计好空间的功能。

灵感来源于毛泽东的《七绝·莫干山》诗句: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莫干山的崎岖险峻跃然心上。再考虑到传统村落建筑风格需要、乡村更新与变迁、记忆与情感的融入、自然与环境的融合。参考了武汉琴台美术馆的起伏屋顶设计,最后设计了高低层次参差不齐的屋顶,由小块的规整屋顶拼合而成。

最后结合望远镜的意象(其代表着回忆过去砖窑烧窑时代和展望未来美好生活)着重打造外观记忆点。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芳山村。

5.场地分析:

设计场地长约60米,宽约20米。总设计面积大概1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长约44米,宽约14米,总设计面积大约616平方米。

预计三个室内空间设计比例1:1:1。既老人活动空间、会议影视空间、文化体验空间。

主要功能:老年为主的活动中心

附属功能:会议中心、各类活动中心、砖窑文化体验地

设计概念特色:打造修旧如旧的砖窑工业风活动中心,结合当地砖窑制造历史和关键节点的事件打造本地特色风格的老年活动中心。

本地砖窑历史的调查:砖窑厂是当地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材料逐渐被钢筋水泥所替代,砖瓦的用量大幅减少。到2010年前后,芳山境内的最后一座砖瓦窑熄火,砖瓦生产从此成为历史。

尽管砖瓦生产已经停止,但芳山村的砖窑遗址仍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废弃已久的砖窑遗址,仿佛还在诉说着芳山村当年烧制砖瓦的辉煌。它们就像一根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红线,既是一首动听的故乡谣,也是一本厚重的传家谱。

本次砖窑的废弃时间约二十年,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建筑年龄达到45年左右。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