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

一、作者信息

姓名:刘子艺

院校:天津城建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学院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无

在校职务:无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Photoshop、D5渲染器

2.作品名:延展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安庆这座城市最直观的特点是其独特的烟火气息。这种烟火气息往往源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承载着生活的痕迹与岁月的积淀。居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独特的氛围,对原有的户型与环境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随着住宅使用年限的增加,老住户对居住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

因此,在此次改造中,我们并未追求大范围的更新,也未选择改变原有的户型结构,避免打破居民的生活习惯。相反,我们聚焦于局部的公共空间更新与优化,以尽量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为前提,为他们“延展”出新的生活体验,满足额外的功能需求。调研显示,老年住户希望拥有更便利的阳光公共区域,而带孩子的住户则认为小区内的儿童活动空间不足且过于狭窄。基于这些核心需求,我们制定了两项设计策略:“抽屉悬挑阳台”和“框架花园屋顶”。

第一部分:抽屉悬挑阳台

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抽屉”这一形态。我们在现有建筑外立面上增设悬挑阳台,仿佛拉开一个“抽屉”,从而延展外部空间。这不仅为居民创造了享受阳光的新空间,也丰富了居住体验,同时打破了不同楼层居民之间的隔离感。

第二部分:框架花园屋顶

通过木结构与钢结构的结合,我们在小区内设计了一个屋顶花园,并将不同高度的两个屋顶串联起来,最大化利用闲置空间。这一设计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共享活动场所与阅读空间,同时也促进了邻里间的互动与交流。

整体设计在保留老小区原有氛围的基础上,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北正街黄花亭新村南侧。

5.场地分析:

街区内的建筑具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住宅的典型特征,整体布局宽敞,建筑间距较大,这为后续的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小区绿化率高、容积率较低,但公共活动空间相对匮乏。同时,住宅楼内连接各户的走廊较为阴暗,而南向区域则拥有良好的采光条件。

结构说明:为了尽可能减少对老住宅原有结构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后加悬挑阳台的方式进行空间延伸。在施工中,首先对原有梁体进行加固,使用U型钢板夹住梁体,并通过穿入对拉螺杆进行固定。接着,将钢梁的腹板插入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形成铰接,从而解决竖向力的传递问题。同时,通过将上下翼缘焊接到连接板上形成刚接,有效应对受弯问题。为平衡悬挑带来的扭矩,我们将梁向后延伸,并合理缩短延伸长度以减少对空间的影响,同时增设一根垂直梁来进一步平衡扭矩。

对于屋顶的改造,我们充分考虑了老建筑的屋顶承载力和风荷载问题,采用了木结构与钢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设计不仅便于拆卸和回收,也有效减少了对屋顶的永久性损害,从而实现了功能性与可持续性的平衡。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