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周杨洋、肖树珍
院校:江西理工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与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赖慧娟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 CAD(平面方案制作)、Sketchup(建模)、D5渲染器、Adobe photoshop(效果图、排版)、Adobe illustrator(分析)、Stable Diffusion(前期风格测试)
2.作品名:岩语咖啡(YanYu Café) – 基于微更新视角的景区闲置绿地咖啡馆设计研究
3.设计理念及思路:
项目以“自然共生、人文融合”为设计理念,通过对传统赣南客家围屋的现代化转译,结合场地的自然环境,营造开放、通透的空间形式,将建筑、景观和自然融为一体。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通天岩景区中一片闲置绿地,三面环水。
5.场地分析:
用地现状:一片闲置绿地,地势平坦,周边为通天岩景区的自然景观资源与游览步道;
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9℃,雨量充沛。夏季多雨潮湿,冬季温和少雪;
景区特色:通天岩景区以丹霞地貌为特色,景观资源丰富,有天然岩洞、古寺庙遗址和郁郁葱葱的山林植被;
植被情况:绿地周边以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主,地被覆盖较好,植被种类包含樟树、枫香、红豆杉等南方常见树种;
地形地貌:场地平坦,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
场地存在以下待解决问题:
功能性不足:现状为空闲绿地,缺乏吸引人流的功能性设施。
缺乏文化表达:虽然位于景区内,但场地尚未体现赣南客家文化特色。
生态敏感性:场地位于自然环境中,需注意建筑与生态的平衡。
6.设计策略:
文化形态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以客家围屋为灵感,建筑采用斜面屋顶形式,既传承了赣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又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赋予其简洁且富有张力的视觉形象,使之成为景区的标志性空间。
自然与建筑的有机共生:
在一楼地面种植一棵大树,设计让树干贯穿二楼阳台与屋顶,延伸至室外。此设计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融合,还为场地增添了视觉焦点,象征着生命力和自然的延续。
开放通透的空间关系:
建筑采用三面全落地玻璃窗与木结构结合的形式,使室内外空间界限被弱化。落地玻璃最大化引入自然光线和景观视野,让室内空间与周边绿地融为一体,提供沉浸式的自然体验,同时木结构带来温暖且富有质感的氛围,强化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关系。
功能分区与用户体验:
一楼设为开放式咖啡厅,与周边景观步道形成连贯的流线,游客可随意出入,增强空间的互动性。
二楼阳台通过悬挑设计提供观景平台,同时作为树冠延展的交互节点,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与自然体验。
屋顶空间设计为生态延续区,与大树共同构成景区新的垂直绿化亮点。
景观优化与活力注入:
周边景观设计延续场地自然肌理,通过步道、花坛和小型休憩节点的布局,与咖啡馆的功能联动,为景区注入新的吸引力与生机。
7.材料与结构:
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和玻璃构造,体现轻盈与生态的设计理念。斜面屋顶采用现代化材料,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融入景区自然环境。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