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卧林峄民宿空间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高栋亮

院校: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院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韩伟

在校职务:讲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VRay、LayOut

2.作品名:云卧林峄民宿空间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建筑总平面以雪野湖湖心岛为主视点,向东北侧进行延伸,坐落在选址地块,以建筑空间的围合形式,来回应周边道路环境的空间形态。以湖中岛为中心点,做建筑向心形布局,在中心点与宽阔的建筑外部空间之间营造一种具有趣味性的空间张力,并作为建筑空间的引导作用。

文化传承上,雪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古齐长城层横亘于这片土地,所以核心概念便为对于齐长城这一独特文化符号的保护、阐释与再生。整体建筑风格采用坡屋顶+体块+片墙,在中式的质感下构建出现代的空间。①首先抽象长城为“塔”与“墙”结合的体量形态,在本方案中转译,核心功能体量类比为“塔”,而交通空间与连廊围墙等则类比为“墙”,从空间角度重构当下的“齐长城”。②其次在材料上呼应齐长城,长城建造一般就地取材,此地齐长城则是多取附近山区盛产的条石、条石、巨石与土坯砖等,以泥土填实。在本次设计中,部分围墙与室内空间墙体均采用当地石材,从材质角度回应齐长城,但考虑本身空间的物理舒适与具体使用,大部分墙体仍为白色抹面,少部分石质墙起画龙点晴的作用。

民宿的主题功能为客房,辅以休闲餐饮、办公洽谈等多种功能主题,故在体量操作也进行了统一打包处理,客房打包为一个完整体量,底层留出穿廊联通庭院与次入口;休闲餐饮功能体量置于建筑西北角部,正对龙门构成视线联系,同时留出充足庭院满足人的休闲需求;而办公洽谈与商业则布置在靠近主入口的东侧与南侧,便于外来人员的使用,进行会议办公等等。确立建筑体量的同时,通过水景院或者硬质铺地、庭院进行划分,规划人行流线的同时也界定出了不同功能的体块。

结束基本功能体量构思后便是细节空间的设计与处理,包括空间尺度空间限定、空间流线等等,同时也进行了符合整体风格的室内设计。

局部设置架空平台与通行廊道,围合下部空间的同时营造了上人屋面更加丰富了空间的使用体验与趣味性。

局部空间随不同功能,但公用统一屋檐,营造出在一个屋檐下的空间感受,空间似乎并未被打断,仍然是贯通且连续的,客观角度也提供了“雨棚”与穿行的廊道。

核心庭院进行了详细的空间设计。主入口大门正对处设置景观与本栅栏影壁,引导使用者进入庭院,同时两侧植树暗示两种不同的功能属性与流线,水池为无边水池做法,亲人而不失纯粹;而客房东侧的穿行庭院则设置了莲花池,种植了竹木,两侧设置木制廊道,在庭院中行进时也可以充分观赏雅致的庭院景色,民宿院内别有洞天。室内空间设计部分延续整体建筑的性格与质感,突出强调本材这一亲人建材的利用,室内也设置一段段本材铺地,辅以适量石砖铺地;整体家具也以木材为主,服务整体氛围;空间围合多为木格栅,空间渗透却又能适当区分公共与私密;墙体多为米白,简约而不失温暖。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湖景区。

5.场地分析:

雪野旅游区位于中国山东省莱芜市北部。莱芜市是鲁中都市群中主要地级市之一,是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山水园林城市。全市2005年末总人口124.38万人。莱芜市位于济南都市圈内,在京津唐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之间,及津浦和胶济铁路的联络线上。山东省公路网中的两条高速公路和九条省道从莱芜通过。在建的“济青南线”(济南-青岛)高速公路将极大地提升莱芜的对外交通条件,建成后济南至莱城市区车程45分钟,青岛至莱城市区车程3小时。良好的经济区位条件赋予莱芜巨大的发展机会,莱芜将成为“济青发展轴”上的重要城市。本建筑设计场地位于雪野湖片区内,具体坐落于文昌文化园东侧略有起伏的坡地。场地整体呈南北纵深向,东高西低,西侧隔路向望雪野湖,景色秀美,沿岸有龙门、文昌岛码头等节点。

方案本身场地呈南北狭长,故初期构思时核心建筑形体取南北狭长的体量,同时考虑到场地西侧龙门这一重要节点,以局部突出进行视线呼应,而场地本身既然存高差则要通过入口路径与入口空间消解,在处理地形的同时,也创造了由公共到私密的空间序列,更符合民宿的空间布局逻辑。结合场地起伏的坡地与茂密的树林,有“曲经通幽,檐隐山野”之趣。主入口位于西侧,设置机动车停车与步行流线;次入口则设置于东侧,临近文昌文化园,接引此处而来的游客人流。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