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肖佳铭、俞璐
院校:同济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专业和建筑学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孙彤宇
在校职务: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园街融境 – 苏州乌鹊桥路小尺度诗意生活微更新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节点一:山峦叠嶂
山峦叠嶂巧妙地将自然山川的壮丽融入河道一岸的每一寸空间。运用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片墙组合,模拟出群山叠嶂、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每一面墙都仿佛是一座微缩的山峰,既独立成景,又相互呼应,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从河对岸望去,经过精心计算与布局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最为动人的画面:晨光初照时,金色的阳光洒在错落有致的片墙上,光影交错间,仿佛群山被镀上了一层金辉;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河面,与对岸的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温馨而宁静的暮色图景。
节点二:沧浪望翠
设计灵感汲取自沧浪亭的雅致与静谧,围合型廊道与廊外精巧园林景观相得益彰,既保留了古典园林的深邃意境,又赋予其现代空间的灵动与开放。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古今,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保留苏州传统园林文化的同时,现代化的设计呈现出恰当的比例,实现了过去和现在院落生活的统一,观者在片刻的凝视或浮光掠影的一瞥之中,重新唤起苏州城的历史性记忆
节点三:园外方景
园外方景以围合型廊道为核心,巧妙勾勒出一方静谧而深邃的空间。廊道如优雅的丝带,轻盈环绕,既界定了空间的边界,又引领着视觉与步履的流动。廊外,精心布置的小片园林景观,错落有致,绿意盎然,与廊道的古朴雅致相得益彰。围合形廊道疏散有序的镂空,使内部的生活事件可以漫溢到生活领域,促进区块的多孔性与活化,吸引人们的关注与兴致,从而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节点四:一隅花园
在喧嚣的街区一隅,打造了一处温馨别致的口袋小公园。运用古典园林的添景与对景艺术,巧妙地将绿意盎然与宁静雅致相融合。步入园中,曲径通幽处,添景石与精致花境交相辉映,步步皆景,引人深入探索。而对景设计则让园内各景观遥相呼应,无论是休憩亭台还是流水小景,皆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过往行人在繁忙中寻得一片静谧与美好,心灵得以栖息。
节点五: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位于原来怡人园的位置,场地植物景观丰富,多棵枝繁叶茂的樟树。改造设计通过不同大小和位置的片墙与植物景观相互交织,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体验。这些片墙不仅作为界限,还巧妙地引导游人的视线探索。漫步其中,游客能在不同位置发现不同的景致,感受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为日常休闲提供了一处别具一格的场所。
节点六:虚实花园
在这个创新设计的虚实花园景观中,我们巧妙地将生机勃勃的实体花园与前沿科技的VR游戏厅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漫步于绿意盎然的花园小径,感受自然的呼吸与芬芳,随后步入VR游戏厅,瞬间穿越到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体验前所未有的冒险与刺激。这一设计不仅让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科技的无限魅力,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和谐共生,引领了未来休闲娱乐的新风尚。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乌鹊桥路。
5.场地分析:
基地位于苏州子城中轴线的末端,周边有沧浪亭、可园等苏州传统园林,地区主要为居住用地。设计通过对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分析转译,对片区的街巷网络进行梳理增强乌鹊桥路与场地周边的关联及可达性,打造小而美、动静皆宜的街道公共空间,实现街道中的园林休验。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