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 – 翼构空间

一、作者信息

姓名:周潇、业景然、俞淏文

院校:昆明理工大学

院系专业:城市学院建筑学系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无

在校职务:无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Rhino、Photoshop、AutoCAD、Illustrator、InDesign

2.作品名:城市微更新 – 翼构空间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种可组合-多形态-易搭建-复合功能的机场文化建构方式塑造一个焕发城市活力的公共空间。

华盛顿杜勒斯机场是现代主义建筑中机场的代表作品,它用斜拉索结构在创造大空间的同时,展现出了舒展轻盈的建筑形态。设计以这一结构方式作为锚点,在建筑形象上结合飞机尾翼——这一最具有识别度的飞机构件。形成方案的原型。通过镜像、反向、对向和聚向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三种组合单元,并最终引申出点空间、线空间和面空间三种空间类型。这些类型成为设计的语言词汇。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巫家坝机场跑道旧址(现飞虎大道)。

5.场地分析:

项目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二环内的巫家坝机场旧址。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位于昆明主城以南的巫家坝,本是一个闭塞的小乡村。1922年,滇军首领唐继尧在此创建巫家坝机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机场。抗战期间,巫家坝机场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司令部所在和驼峰航线的终点站。新中国成立后,巫家坝成为了中国最重要和起降最繁忙的国际口岸机场之一。2012年6月28日,随着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成投入使用,有着90年历史的巫家坝机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机场的迁徙对于昆明这座城市来说,经济上为昆明市提供了一个市中心可供发展的经济用地,文化上,巫家坝机场作为为中国抗战胜利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机场,承载了昆明这座城市居民的回忆和精神,它的机场文化不应该消失,应该化作为昆明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焕发老城区活力的公共场所。这个场所应该是灵活多变,有弹性的,应对城市在快速更新过程中的不同的功能要求,可以自由的进行变化,延伸,拆卸。

场景组合1:创意集市

设计尝试在扩大的场地上,使用由原型出发的各种空间类型的组合,以满足未来不同的场景和活动。创意集市以悬挑的亭组合为最小单位,构成集市商铺门店,并且将东西集市的机翼立柱用薄膜结构连接,形成半室外空间。

场景组合2:节庆演艺

节庆演艺场景以聚落形式作为中央的舞台空间,四周配合大尺度的亭空间作为观众席,形成了快速搭建的机场公园舞台。这个空间可以用作节日狂欢,戏剧表演和音乐会的功能空间,甚至也可以用作科技产品发布会的舞台。

场景组合3:艺术展览

展览具有很强的游览性、临时性、空间定制性。艺术展览场景由所有空间连接组合而成,廊空间构成了游览路径,亭空间构成了不同大大小小的展厅,聚落空间构成了展览的关键节点。展览空间的临时性让空间的材料选择了轻质的半透膜结构,成本低方便安装拆卸。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