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卢添翼、朱世章
院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吉国华、张彧
在校职务:教授、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p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无界·园 – 南京国创园低效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边界空间改造”基于全龄友好场地与共享街道的理念组织设计。对于原有的车行道,通过人车混行,弯曲车道,垂直绿化等措施,使原有车行道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并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另外通过置入口袋公园,打开围墙边界,设置高线廊道等措施,拉通人行流线,将原有低效的边界空间变得更加有活力。
国创园28号楼(原第二机床厂大厂房)是面对部分工业建筑面临停产、搬迁、转移、废弃而大规模的拆除、重建产生极大的资源浪费、污染排放的等问题,以空间再生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建筑再利用成为设计方向。在充分保护历史建筑本体的前提下,将之活化、再生为城市文学创意和艺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既满足上位控规,回龙街地块置入艺术交流中心的需求,又呼应了南京文学之都,构成内秦淮河沿线城市文学的精神起点。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南京老城范围西南侧国家领军人才创意园内部。
5.场地分析:
场地位于老城城南,北接内秦淮河,东、南临国创园,西靠凤台路,及西关头小区。历史上建国后场地北面存在一条车型道路,后因国创园的规划设立,北面城市道路划归为园区内部道路,使得城市交通出现变化。在设计种计划将北面道路重新整合入城市交通中,串联起场地周边不同的区域。
流线分析:从长度西南侧的入口进去,往北可顺时针在园区内循环,从北侧道路往东西方向进入城市道路。边界空间改造部分设置不同层高的流线,主要与园区内西侧的南北想道路保持一致。
设计策略:全龄友好的场地:1.活动空间用亮色标示2.利用坡道串联组织空间,保证无障碍性。共享的街道; 1.弯曲车行道,使得车辆降速提升安全性2.利用多种类型的植物、色彩丰富街道两侧景观3.道路人车混行。消解的边界:1.打开围墙,设置门禁,使得小区居民能够自如进入场地2.利用发光灯和玻璃砖体镶嵌围墙,提升界面的通透度。消极空间的焕新: 1.原有的28号厂房用于停车大量空间未得到有效利用,设计中辟为新的艺术中心2.原有车道通过功能复合,提升了利用效率。 配套功能的置入:1.置入新的饮品店,餐厅等功能模组,解决周边缺少配套的难题。2.设置多样的口袋公园,景观绿植等,提升居住与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