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秘境

一、作者信息

姓名:王文安

院校:河南科技学院

院系专业: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张弓强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3ds Max、Photoshop、D5渲染器、Adobe After Effects

2.作品名:山水秘境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方案以东方韵味的园林景观与现代新中式建筑为主题, 融合自然与建筑: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融合自然与建筑:设计上注重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相融。建筑物布局在茂密的绿植之中,通过高低错落的植被和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式风格,如飞檐翘角、木制结构和砖墙,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大型圆形窗户,使室内外空间无缝连接,增加视觉的通透性 水景设计:大面积的水面种植了荷花等水生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寓意着“连年有余”(莲与鱼的谐音),同时水景在风水学上也有聚气和增强财源之意。

运用屋顶设计:

起翘的屋檐:中式建筑的屋檐常常向上翘起,形成飞檐,显得轻盈飘逸。

瓦当与滴水:屋瓦装饰精美,瓦当(檐口处的瓦头)和滴水(瓦片下端悬挑出的部分)常有花纹。 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不同的屋顶样式,如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等,各有特色。如灰色的瓦片和木质结构亭台楼阁·圆形拱门(起到分隔空间和营造景观层次感的作用)。

建筑布局:中轴对称:中式建筑尤其是宫殿、庙宇等,往往讲究中轴对称,反映儒家文化的秩序感。

木结构:斗拱:是中式建筑中非常独特的结构元素,既起到承重作用,又具有装饰效果。

榫卯结构:无需使用钉子,通过木构件的榫卯接合,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装饰艺术:

雕梁画栋:在梁枋、斗拱、天花等部位施以雕刻和彩画。

材料和色彩色彩与质感:设计采用了自然色调,如棕色、绿色和土红色等,给人一种古朴而温馨的感觉。同时,通过不同材料的运用,如砖墙、木质结构和石板路等,增加了质感和视觉吸引力。 颜色使用:黄色、红色等暖色调常常象征着权威和吉祥,被广泛用于宫殿和庙宇。  材料天然:多使用木材、砖石、琉璃等天然材料,体现与自然的和谐。

园林艺术:

借景:园林设计中常将远处的自然景观引入园中,形成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

叠山理水:模拟自然山水,创造人工的山水景观。

自然景观:前景有一个池塘,水面上漂浮着荷叶和荷花,增添了画面的生机和自然气息。 层次丰富的景观:景观设计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从前景的水面、植物到背景的亭台楼阁和远处的山脉,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感觉。 水景运用:水景是整个设计中的点睛之笔,象征着财富和生命力。水面上漂浮着睡莲,增添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池塘的水面平静,倒映出周围的景色,形成了美丽的倒影效果。池塘与荷花·树木与花卉·营造出一种四季如春的氛围。树木的种类丰富,增加了自然的野趣。

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注重层次和色彩搭配,高大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和五彩斑斓的花朵相互映衬,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文化元素:设计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亭台楼阁、砖墙上的圆形窗户等,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中式建筑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元素上,更体现在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上,如重视家庭和谐、尊重自然、讲究风水等。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

整体而言,本方案是多方面运用国风诗意、和谐与美丽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内冶海湖及岸边环境,海拔高度在10003000米之间。

5.场地分析:

公园内的冶木河贯穿全区,自西向东流入洮河。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上游地势平缓,有牧草丰茂的天然牧场,也有地势陡峭、沟深谷窄的练珠峡。下游以林海苍茫、清溪潆洄、曲径通幽的沟壑为主。连珠峡壁立千仞、奇峰林立、古树盘岩、虬枝倒挂,千姿百态,其全景具有峨眉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青城之幽、香山之艳的风光 。近些年社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过快,此地冶海及岸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而且岸边建筑陈年老旧损坏严重,绿化也破坏严重。此地坏境无法承载旅游业发展需要改造重新吸引游客。以中式传承与现代概念型建筑为主设计湖面建筑优化岸边环境贴近自然以完成建筑自然结合之美。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