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作者信息

姓名:谢晓婧、申美玲、姚佳妮、陈梦婷

院校: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院系专业:环境艺术工程学院建筑室内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顾朦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1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2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PowerPoint、剪映

2.作品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规划需要划分地块,建设小型封闭大棚;规划建设江南农耕文化陈列馆、茶舍、教学以及基地管理办公室;增设一个人力水车,兼具灌溉和观赏功能。计划将基地分为四块,东北侧为常规稻谷种植区;西北侧为果树栽培区(或种植在实践基地周圈-绿色实心圆图)和家禽养殖区;东南侧主要为教学、休息及设备区,部分室内花卉、蔬菜种植区;西南规划为花卉、蔬菜种植区;西侧河道为水产养殖区;地块最北侧为人工河道拟填平,同时规划十字交叉水泥路面用于人员和农机具进出。俯瞰入口,两侧设置停车场,环形道路引导至各个区域,校园标志位于整个区域的中心,茶社和教学区位于基地东南侧,面向广大莘莘学子,丰富校园生活。基地两侧为花卉,蔬菜种植区。集观赏,生态,交流,休憩为一体,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实现知行合一。茶社和教学区位于基地东南侧,基地两侧为花卉,蔬菜种植区。集观赏,生态,交流,休憩为一体,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实现知行合一。步入紫藤花架,校园历史缓缓展开,同时放置学生作品,赏景的同时,教学成果,专业特色一览无余。硕果与生机,自校园西北侧展开,枝繁叶茂下,生产,实践,开放,的设计原则在果园践行。季节赋予植物四季的变化。鸡,鸭,兔,分区进行管理,逐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廊桥连接两层室内花棚,按植物特性分开种植花卉,蔬菜等。校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当微风托起柳絮,当太阳金色的光辉洒满大地,实现知行合一的同时,勇往直前,我们的未来将走向灿烂的辉煌。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教育园校区东北角。

5.场地分析:

项目位于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教育园校区东北角,周边配套成熟,教育资源丰富。苏州古城成功地在传统底蕴中注入了现代化都市元素,打造了一片集教育、高新产业、工业、商业、娱乐等为一体的现代生活区,悠久的人文传统非但没有成为苏州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反而作为丰厚的底蕴,为这座古城的新生绽放了动人的光彩。越溪街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之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的水乡风情、古镇风光、园林景致和美食文化,都为越溪街道增添了无尽的魅力。此方案将整体地块上移,去除北边水域,入口处增加停车场,保留部分河道提供水资源,场地内植物分布不均,而且大部分常年没有得到修剪,变得杂乱无章。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