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李思远、张江浩
院校: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院系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建筑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蒋赛百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D5渲染器、Photoshop、SketchUp、绿建斯维尔、剪映、AI
2.作品名:史·晷艺术馆 – 基于百花洲绿色化改造建筑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设计考量:建筑本体、人文关怀、社会传播。
设计理念以“时间、历史”为设计出发点,在保留优化原厂地建筑肌理的基础下,引用古代记录时间的“日晷”为主要元素进行建筑立面深化。结合济南历史文化特点以及项目所在地,将其定义为小众艺术家艺术馆同时顺应国家政策引用绿色建筑技术手段进行改造。
改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业态空间、办公空间、展览空间。结合场地王府池子观景优势,在场地南侧将原有三个建筑改为业态空间,立面设计上,选择将其南向墙体视线打开,结合建筑原肌理形态选择多出引用转角窗,另外在立面风格上,顺应传承百花洲传统建筑“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展览空间位于场地中部,在原有肌理形态下,在场地中心建立一个时光塔顺应晷这一概念,在一天的时间变化下,时光塔的光影如同日晷散布在场地各处。时光塔内部空间实用功能为装置艺术展厅,主用材料以玻璃幕墙、玻璃砖以及木栏网。太阳光打入塔内,艺术品跟随光影进行变化。在场地主要两个地段王府池子以及起凤桥,时光塔是一个高于场地的建筑体量,是整个艺术馆的精神高塔,同时具有吸引公众视线以及社会传播的特性。办公空间位于场地东北侧具有良好私密性。
设计思路:“业态空间”主要引入当下最受欢迎的咖啡店、茶室、书吧。书吧位于水流东侧,以符合人体工学尺度的角度开设条窗,为公众提供有趣的观赏视线。在业态空间处,多出进行人文关怀角度考虑,在原本违规搭建以及古树处利用更现代更简洁的手法打造灰空间,引用不同的手法增强院落空间层次感。在院落较为明显处设有无障碍卫生间等残障人士友好设计。“展览空间”在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下,利用灵活的片墙营造多处趣味空间节点。在展览形式上考虑了装置艺术展厅空间、传统艺术品展示空间、数字艺术展览空间,我们欢迎社会广大艺术家进行投稿展览,另外在特殊期间,展览空间也会召集在济大学生艺术作品收集(包括:摄影、建筑学、雕塑、工业设计、美术学等专业),可以提高小众艺术家以及大学生作品宣传同时增强艺术馆的社会公益性以及社会传播性。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王府池子周边建筑)。
5.场地分析:
本次选地改造为四个院落属济南市明府城一统一地块。其场地西侧为济南市传统小吃街-“芙蓉街”,场地北侧为百花洲景区著名打卡地-“起凤桥”,南侧为-“王府池子”。该地块具有极好的人流量打卡地。
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本项目立足于山东省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进行改造,提供有趣的空间层次以及舒适的空间环境是这里的设计准则及奥义。在改造过程中,主要围绕风、采光、噪声、保温等四大要素进行改造设计。
在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上主要以保温墙体、LED 灯照明、屋顶绿化等技术,在最终经过绿建斯维尔软件测算,改造后的建筑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山东省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详细建筑环境分析模拟见上交展板(主)。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