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刘利红、高源
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院系专业:城市设计学院、室内艺术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张强、李勇
在校职务:专业教师、专业主任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Adobe Photoshop、D5渲染器。
2.作品名:人间草木
3.设计理念及思路:
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西大街,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建设面积2640平方米。西大街历史文化悠久带有丰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弹石路、聚善桥、报功祠折漕碑、善牧堂、吴蕴初故居等古建筑无一不在诉说这里曾经的繁荣。马路篾编竹器、黄草草编、嘉定竹刻等民俗文化也少入人眼。历史与传承应该像树木一般,沉寂过后抽出新芽。故此新旧结合成为本次设计的一大重点。
二、设计理念
本方案以西大街历史改造与发展与新时代创新创意相结合为主题。以新旧结合,城市呼吸为切入点进行设计。我们试图改变以往陈旧的理念,去创造一个感官体验新颖的阅读生活空间。方案人间草木——自习书咖馆由此诞生。
三、设计手法
书籍是记载着老一辈人事物的回忆录,也是新一代年轻人对未来的渴求与想象的规划书。是历经过打磨苦涩却回味甘甜的咖啡。是历经世事后的自我沉淀与向梦想出发的自我约束及自律。这便是本此设计的三层空间定义。一层文创咖啡店、二层草木书屋、三层日夜自习室。
书是慰藉心灵的存在。它不仅承载的历史,也充斥着对未来的展望。二层不仅是整个室内建筑的中心位置,同时也代表着心脏的悸动。波浪曲线状的书架与地毯榻榻米的结合打破了常规书屋的设计,更具设计感与趣味性。同时也对内部的阅读空间与楼下可能嘈杂的空间进行了阻隔。
圆形电梯作为脊柱联通各层。而一二层的旋转楼梯在不仅解决电梯可能拥挤的问题下,还大大增加了设计的美观度。
一层的文创咖啡空间为二层的书屋提供了不同的文化休闲体验。不仅满足了现代顾客对多样性与创新性空间的需求,还为书屋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也是西大街历史文化与现代新产品相结合的产物。
与一二层相比,三层的自习室就显得更加静谧。日间自习室与夜间自习室作为三层的阳光区与沉浸区。更大程度上满足各类人士的需求。中间的长廊两侧利用玻璃幕墙在内部开拓出一片景观区域。内置植物景观与水幕灯光相结合,打造静谧悠远的空间意境。自习室内的多媒体独立空间,设备单人空间等,也满足了不同人士的多种使用需求。
整体建筑的中心庭院与室内间的玻璃幕墙设计相应而生,玻璃幕墙内置植物、石阶、流水、水幕、休闲桌椅等设计。来打造屋中赏院景的感觉氛围。庭院内以旱溪为主要景观,周围以花境组团和特色孤植点缀,庭院左侧木平台联通建筑室内,放置休憩桌椅供游人在一方天地中休憩观赏。对入口处以纹案隔扇门和花窗的形式形成挡墙,对街景形成漏景和框景的视觉效果。庭院内部设置楼梯供游人上至两侧建筑屋顶,在屋檐处做适当退让形成面向水景的小片休憩观景平台。给游人以“上房揭瓦”的独特观景视角。以此在喧嚣的城市中添以抹绿色。小桥流水、岁月静好有花香、有鸟语。宅中有院,院中有屋,屋中有书。晒暖阳、读图书、喝咖啡、赏院景。一切是如此惬意,这便是我们想要打造的人间草木。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
本次方案的具体选址位于西大街西门吊桥对岸建筑。此处位于老建筑与现在居民楼交界处,道路较为宽阔,人流来往凡多。有小桥流水、草地树林。是个从地理交通、环境绿化来说都不错的选址。为与周围环境氛围更加融洽,决定采用打造绿色呼吸休闲气氛为主调的空间设计。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