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空间增容改造

一、作者信息

姓名:徐冉、李佳哲、王晨阳

院校:中原工学院

院系专业: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孙中华、武增鑫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Enscape、Premier、Photoshop

2.作品名:确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空间增容改造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确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空间增容改造工程承载着深远的意义。这次改造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一次精神空间的升华,旨在深入挖掘确山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体验空间。

改造设计首先注重的是传承与创新并重。在保留原有红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现代化方式的应用,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了展示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询、参与互动游戏、模拟体验等方式,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以人为本是改造设计的另一大核心理念。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需求和体验,通过人性化的空间布局、便捷的动线设计以及舒适的休憩环境,为参观者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参观体验。动线设计以叙事行为为支撑,以展示内容的叙事性为导向,引导参观者按照既定的参观路线进行有序参观,避免了拥堵和绕行,提高了参观效率。同时,设计团队还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通过引导标识、指示牌等方式,激发其探索欲望,提升了参观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在空间布局上,设计团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将空间划分为历史文化学习区、确山红色文化感受区、理论学习和思想提升区、精神传承区以及实践成果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紧密围绕展示内容,通过巧妙的布局设计,形成了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空间结构。参观者可以逐步深入了解确山县的革命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形成深刻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改造设计的重要一环。设计团队通过精心挑选的装饰元素、色彩搭配以及灯光设计,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在休憩区,红色棉布软沙发、金属烤漆的红色飘带造型和五角星设计元素等细节处理,增强了空间的整体感和层次感。同时,这些装饰元素与展示内容的呼应和协调,也形成了统一的文化氛围,让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展示内容的设计上,教育与启迪并重。通过讲述历史文化故事、红色故事以及展示理论宣讲、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引导参观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注重展示内容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激发参观者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确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空间增容改造工程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多元化的展示手段、人性化的动线设计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体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参观者不仅能够了解确山县的革命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更能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怀,提升理论素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未来,随着空间改造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相信确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成为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

5.场地分析:

确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增容改造设计至关重要。当前,该中心在展示空间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展示形式单一、设计语言老旧、缺乏互动性和逻辑性等。因此,在设计场地分析时,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首先,要深入分析现有空间布局和展示方式,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需结合确山县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红色文化资源,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展示形式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引入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现代化手段,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同时,要加强空间规划的合理性,确保展示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打造具有整体韵味的叙事空间。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