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影帆庭”日式海鲜餐厅

一、作者信息

姓名:张娅妮

院校:上海杉达学院

院系专业: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樊灵燕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Photoshop、AutoCAD、SketchUp、Enscape

2.作品名:“浪影帆庭”日式海鲜餐厅

3.设计理念及思路:

项目背景

本餐厅旨在为顾客提供沉浸式的海洋主题用餐体验,以新鲜优质的海鲜为主打特色,并融入日本风格的设计语言。通过将海洋自然元素与日式文化符号相结合,餐厅不仅体现对自然资源的敬畏,也展现了细腻与和谐的美学追求,为顾客带来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设计理念

餐厅设计以“浪影帆庭”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和谐共生。我们通过抽象化的海洋元素,如波浪、风帆、渔网等符号,打造一个层次丰富、氛围独特的空间。设计还注重功能与美学的平衡,确保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感受到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餐厅总体布局分为入口接待区、堂食区、包厢区、开放式吧台及展示区,各区域既独立又相互连贯,提供多样化的用餐体验。

入口接待区:入口设计通过视觉冲击力吸引顾客。门头以海浪形态的动态雕塑为主,采用波纹不锈钢材料制作,反射光线时呈现水波粼粼的效果。接待区背景墙以深蓝色和白色渐变的艺术涂料装饰,配以风帆造型的立体装置,传递出海洋的宽广与宁静。

堂食区:堂食区是餐厅的主要用餐空间,设计以开放和流动为特点,强调公共性与互动性。

天花设计:天花板以波浪形灯带与悬吊的渔网灯为主,创造一种漂浮在海洋之上的轻盈感。

桌椅布置:选用浅木色和深蓝色搭配的家具,与整体色调保持一致,同时提供宽敞舒适的间距,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

墙面装饰:墙面融入海洋主题壁画,描绘日本传统渔村和现代渔船场景,以此呼应餐厅的文化主题。

包厢区:包厢以私密性和精致感为设计重点,适合商务宴请和家庭聚会。

风帆元素:包厢隔断采用风帆形态的木质屏风,营造柔和的空间划分,同时呼应主题。

灯光设计:嵌入式的暖光壁灯和桌面点光源搭配,营造出温馨且高雅的氛围。

细节装饰:在包厢中点缀手工陶瓷餐具、带有渔网纹理的墙面装饰,以及微型海洋生态缸,为顾客带来更为个性化的感官体验。

开放式吧台与展示区:开放式吧台不仅是餐厅的视觉亮点,也是顾客观赏和互动的场所。

吧台设计:台面采用波浪形曲线设计,选用大理石和玻璃材质,体现精致与现代感。背墙设计为一个大型水族箱,展示新鲜的海鲜食材,为顾客提供直观的视觉享受。

展示区:设置一处海鲜展示区,采用透明冰台和灯光结合的形式,强调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展示区还布置有日式鱼拓艺术作品,增加文化气息。

材料与色彩搭配

材料选择:设计中选用天然与可持续材料,包括木材、石材和玻璃,以体现环保理念。特殊区域如吧台和展示区则选用金属和光滑陶瓷,增强现代感与功能性。渔网和麻绳等装饰性材料的运用,增加了主题的层次感。

色彩方案:餐厅主色调为深蓝、浅灰和原木色,辅以白色和金属色点缀,整体呈现出柔和与宁静的海洋风格。深蓝象征深海,原木色带来温暖,金属色则增添了一丝现代的精致感。

灯光设计

灯光在本餐厅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功能照明:主餐区采用柔和的顶部照明,避免强光直射,营造舒适的用餐环境。

装饰照明:通过渔网灯、墙面投影灯和桌面灯增加层次感,同时突出海洋主题的装饰细节。

动态灯光:在天花板和吧台背景融入动态灯光,模拟波浪的流动效果,增强空间的沉浸感。

可持续设计

节能设备:采用LED照明和高效空调系统,减少能源消耗。

废弃物管理:规划合理的垃圾分类区,提高餐厅运营的环保效率。

循环利用:部分装饰材料来自回收渔网和木材,体现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利用。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海洋主题日本海鲜餐厅。

5.场地分析:

这家海洋主题日本海鲜餐厅通过灵活运用海洋元素和日式设计语言,打造了一个兼具文化内涵与现代美感的用餐空间。在这里,顾客不仅能品尝到新鲜的海鲜佳肴,更能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设计注重每一个细节,致力于将餐厅塑造为令人流连忘返的体验式用餐目的地。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