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吴静怡
院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黄锦明、余徳彬
在校职务:副教授、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笼米渔乐 – 海寿岛环岛线改造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以人为本,建筑与生态环境以及当地人文互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之初,深入探究当地的气候特质、地理风貌与生态体系,巧妙融合自然采光、通风与高效节能的科技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的负荷。从当地人文历史与传统技艺里汲取灵感,运用本土特色材料与工艺,让建筑成为地域文化的生动载体,承载集体记忆与情感归属。
空间布局上,充分考量人的使用习惯与心理需求,打造舒适、便捷且具亲和力的内部空间。鼓励使用者与建筑、自然展开互动,设置诸如绿色露台、空中花园等共享空间,促进人际交往与自然交流。建筑外观设计亦尊重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协调性,以谦逊姿态融入环境,而非突兀地凌驾其上。 秉持全生命周期理念,在建筑的建造、使用、维护乃至拆除阶段,均以对环境与社会负责的态度精心谋划,确保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当下及未来的世代缔造和谐共生、富有内涵与持久生命力的建筑空间典范。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海寿岛。
5.场地分析:
海寿岛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地处西江江心,是一个江心岛。其四面环水,与陆地通过渡船相连,独特的区位使其相对独立又与周边城镇保持一定联系,既拥有宁静的岛屿环境,又便于获取九江镇及周边地区的资源与服务支持。
现有环岛线路面部分破损,宽度较窄,部分路段线形不够流畅,不利于车辆快速通行与游客骑行体验。沿线自然风光优美,有江景、田园风光、古村风貌等,但缺乏系统性整合与景观节点打造,未充分发挥其视觉吸引力。休息设施、标识系统、停车区域等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当地居民以渔业和农业为主,在鱼塘养鱼,在江里捕虾,种植甘蔗、蚕桑等传统农作物,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模式,保留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民风淳朴善良,正直勇敢,邻里关系密切,社会秩序良好,岛上治安状况极佳 。保留了如龙舟竞渡、水乡婚礼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在重大节日或庆典时举行,居民们积极参与,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吸引着游客前来体验。
改造目标:打造一条交通顺畅、安全舒适的环岛交通廊道,满足居民出行与旅游交通需求。构建连续且富有特色的景观体系,展现海寿岛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提升旅游吸引力。 完善沿线配套设施,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