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王舒旦
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学院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吴迪、杨乐
在校职务:副教授、讲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卡片室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设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栗裕口村,是选取了村里面的一块宅基地作为场地,做一个摄影师工作室,本设计从结构出发,从单一的结构原型出发,核心筒与两片板之间相连,在对片进行不断复制之后,而复制延续着一定的方向性,围绕着他们片的自然生长方向,使得整体看的比较协调,形成所有结构主体,楼板插接在这些混凝土墙上,楼板采用预制混凝土行架楼板,跨度都是统一的4.5m,而承重墙外悬挑的部分则采用与混凝土一体浇筑的方式来完成,从结构出发,形成1.5m的模数关系之间会自动的产生门,过道,而开门开洞的方式也可以按照其中的秩序来进行,中间也置入核心筒,其具有中心性,打破原有的均质关系,具有良好的承重抗侧功能,加入隔墙划分空间,墙体位置按照产生的1.5m模数关系来进行排布,也还可以加入1.5m的廊道,旁边就会有一处3m的通高空间,同时因为有了中间核心筒,功能分布也围绕着核心筒来布置,一层沿着其一圈为过度空间,在之后靠过度空间连接功能性房间,同时这些过度空间包含有走廊、储藏室、设备间、以及厕所,而在功能性房间外侧还留有1.5m与其他宅基地相连的区域,作为厕所、走廊以及庭院,二层同样也是如此围绕着中间核心筒分布有过渡性空间,而连接中间核心筒的过渡性空间则是以廊道为主,也有一些拐角放大存在可以进行一些休闲娱乐以及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最外侧一圈则留有露台可以走上去欣赏秦岭的风光,也使得与另一侧的宅基地有一定的距离不显得拥挤,三层则是作为最私密的空间,摄影师的休息地方,伴随着一些阳台。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陕西省西安市栗裕口村。
5.场地分析:
栗峪口村位于秦岭北麓涝峪和栗峪之间,由原栗峪口、涝峪口、土门和白云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紧依关中环线,地理位置优越。场地南边是村里面的村道,西边和南边是两户人家,北边则是麦地,有一米五的高差,并且村里面的建筑都是沿着一条路两侧分布,在一块平地上,南边的地偏高,北边的地偏低,每一条宅基地就是一户人家,所以要根据场地,是一个南北走向的长条建筑,还需要有一些展台可以望向南边的秦岭,北侧也可以留出空地来作为观赏北边麦地风景的一片区域。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