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郭嘉鹏、朱乐林、潘敏宜、黄元聪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院系专业: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钱缨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Rhino、D5渲染器、SketchUp、Photoshop
2.作品名:既下山·云溪舍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时间更迭,山川不变。在保留自然的殘缺之下,呈現充滿歲月感和粗糙感。整個空間帶來柔軟,令人放鬆的安全感。取名来源于唐代诗人张藉的诗句: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下山之路,即是回归心灵宁静之路只有上过高山险峰俯瞰江河奔流的人想要抵达内心的边境。以溪水为媒介,为旅客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独处场所和享受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建筑流线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线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为初入场地的线索,听见溪流的声音从而产生好奇,然后“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从而寻找溪流,最终见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溪流汇集的潭水,最后触摸溪流,伴溪而行,再与溪流暂别。溪水询询诱之,游客慢慢走进真正与世隔绝的山中,才能真正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山双溪别墅。
5.场地分析:
白云山,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选址于风貌独特的极致目的地,改建于富有历史人文价值的老建筑。前身:“双溪寺”建于明代。“双溪”指该处曾发源了月溪和甘溪两条水系,绕寺下泻,瀑布交流,“双溪禅院”后改名为“双溪寺”。经历:在抗日战争期间双溪寺在战火的洗礼下被毁。重建:1963年原址基础上重建,门楣上的”双溪”二字为朱德1965年所书,重建后不对外开放成为接待国宾用的疗养胜地。暂弃:1966年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双溪别墅不得不终止了运作。修缮:1998年,时为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白云山管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重新装修别墅,但原来的样式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们今日看到的双溪别墅,已经修整一新了。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