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吟诗

一、作者信息

姓名:袁彪

院校:四川音乐学院

院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王晨光

在校职务:教研室主任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

Procreate:首先运用procreate进行设计基底的和设计草图的绘画,画出要设计的功能区域和各个场地形态。

AutoCAD:运用AutoCAD软件对在procreate中画出的设计草图进行精确的绘制,规划出每个区域的比例大小。

SketchUp:运用SketchUp将设计的CAD绘制成三维立体模型,进行不同空间上的设计和更改,在不同空间上绘制出舒适的视觉效果。

D5渲染器:将SketchUp中构建的三位模型进行渲染,使得更加真实的模拟出设计效果和设计落地后的场景,同时渲染出设计效果图和视频方便下一步设计展板的制作。

Photoshop:将整个设计的分析、设计理念、设计演变、渲染图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展板。

2.作品名:隐世·吟诗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压力无处释放,也没有出来锻炼身体压力。调查发现浙江省抑郁症占全国12.2%,位于全国第16,如今25岁到35岁人群在社会中生活压力最大。所以需要设计一个让他们走出焦虑亲近自然在大压力环境里找到一个安静舒适、与世隔绝的地方。

借鉴台州市的山文化、水文化、林文化和禅寺文化,设计一个“小隐于世”的公园。将太极文化《易经》中的“阴阳平衡”和禅宗文化中的“自我觉醒,静坐冥想”相结合,表现出强调内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设计的主导思想与生态都市主义、便民简洁为主,充分发挥绿地效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现代生态环保性设计思想。基地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场地内原有大量树木进行保留,根据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设计五大功能分区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

运用太极的“圆”作为整体设计的一个基底,不同的设计区域进行圆的大小变化,构成设计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在利用太极的弧线将基底的不同圆形连接,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具有流动性。

整体设计中利用小的圆形,和大的相互连接的圆形整体构成设计中的“点”与“面”,设计一条流线长廊构成整体设计中的“点”,使得整个的设计中具有点、线、面三要素。

在立面空间上,设计不同高度、不同面积的景墙,作为中间层空间的构筑物,它们连接上下两个层面空间,使得整体的立面空间上有上、中、下三个层次。同时曲线形的景墙设计也能融于整体的曲线设计中,景墙也能遮挡一部分的视线,解决原场地面积小一眼看穿的难题。

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来设置一个喇叭状主入口;“初极狭”则设置迂回小径,增加游览和停留时间;“豁然开朗”则为通过悠长的小径,到达开阔的中心广场,视野一下变的开阔;“落英缤纷”公园内设置各种花期的植物,构成多种环境,形成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街心公园。

5.场地分析:

原场地南侧为交通主干道,其场地北侧和西侧为居民住宅楼,东侧为行政区。场地面积较小,各种设施老化,无明显功能区域划分,场地地势平坦,没有有效的视线遮挡。原场地没有形式美感、功能缺失、生态破坏、植物缺少。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