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高源、苏缙瑄
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院系专业:城市设计学院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胡轶、张丽
在校职务:专业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Adobe Photoshop、D5渲染器。
2.作品名:幻彩拼贴,奇遇拾光
3.设计理念及思路:
AIGC时代来临,会给城市面貌带来什么变化呢?承载记忆的历史保护建筑、创新体验的商业活动区、不断更新的居住区、城市之间的公共活动区,在新时代文化的碰撞下又会产生什儿样的变化呢?本设计基于上述问题,对百尔门地块的建筑做出概念性未来城市更新,保留历史保护建筑,延伸入时尚幻彩的居住区和公共活动区,在一个地块上呈现出务种文化的排贴式未来城市体验。
居民楼改造方面,保留原场地的三栋居民楼,并对其表面施加曲线扭转的建筑表皮,这样的处理既赋予建筑独特外观,又增添了现代感与艺术气息。在高层住宅楼之间搭建高空通道桥梁以及活动平台,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居住体验,同时强化了城市空间那种拼贴错落的感觉,使整个居住区域更具活力与互动性。对于第三栋建筑,采用偏移体块的形式,巧妙地将楼层之间进行架空处理,由此营造出活动空间以及绿色植被空间,丰富了建筑的功能性与生态性。
商业空间拓展方面,将一楼原本的商业空间向外延伸出公共活动空间,并且打破建筑围墙的限制,为居民创造出空间穿梭交错的独特体验,改变了传统商业空间相对封闭的状态,让商业与公共活动更好地融合起来。
光影与色彩营造方面,在场地中采用彩色玻璃,借助其对光线的折射、反射等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场地的光影效果,让不同时段的场地都能呈现出别样的氛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历史保护建筑处理方面,对于百乐门这一原场地的历史保护建筑,秉持尊重历史的原则,保留原址和原貌。除建筑中心外,把愚园路沿面和万航渡路沿面继续作为商铺用地,实现在保留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鲜的时尚生命力,使其能更好地融入未来城市更新后的整体环境中。
总体而言,《幻彩拼贴,奇遇拾光》这个设计方案通过多方面的巧思与策略,试图打造一个融合历史、现代、居住、商业、公共活动等多元要素,且富有拼贴式未来城市体验的特色地块。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愚园路、北京西路交叉的地块。
5.场地分析:
该历史街区建于上世界八十年代,是连片的西班牙风格建筑为街区融入了西方建筑美感,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文化吸引力,是承载上海历史建筑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但其建筑围合性过强,缺乏与邻近公园、街道景观等的视觉通廊与便捷的步行连接,导致内部空间的视野相对狭窄,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局促感,无法充分享受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带来的丰富体验。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