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新生 – 山西古城博物馆建筑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豆碧鑫、高源

院校:太原理工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党天洁、赵刚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D5渲染器、SketchUp、AutoCAD

2.作品名:古“晋”新生 – 山西古城博物馆建筑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太原市古城博物馆的设计秉持着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展示手法的理念,旨在打造一座既能彰显太原深厚底蕴,又能为观众带来创新体验的文化殿堂。整体设计以传承太原古城的历史脉络为核心,从建筑外观到内部展陈,都力求还原和解读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太原的岁月变迁。

在外观设计上,遵循传统建筑美学,大量借鉴太原古城的建筑特色元素。以青灰色为主色调,呼应古城墙的古朴与厚重,让建筑从视觉上就传递出历史的沧桑感。歇山顶样式的屋顶与飞檐斗拱的运用,不仅是对古代精湛建筑技艺的致敬,更是为了营造出庄严大气的建筑风格。而主入口处仿照古城城门楼设计的门廊、朱红色大门及铜质门环,以及墙壁上的历史浮雕,都意在让游客在踏入博物馆的瞬间,就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之旅。

内部展陈设计则按照历史时期进行精心布局,通过多种展示手段相结合,如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多媒体展示以及互动体验等,打破传统博物馆单一的观赏模式。各个展厅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示相应文物与资料,并设置互动区域,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太原在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亲身体验古代技艺的魅力,从而使历史不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变得生动可感。此外,临时展厅和现代化多媒体设施的配备,进一步丰富了展览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满足不同观众的文化需求,使博物馆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

选址于太原市双塔公园西南边,紧邻城市主干道与公园主路径,交通便利,可达性高。这片场地被丰富的历史遗迹与多元的现代元素所环绕,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基础。

5.场地分析:

从场地的历史文化角度来看,周边环绕的双塔公园遗迹是太原历史上的重要标志,见证了太原城的古今交替,为博物馆的历史主题提供了直观而强烈的背景支撑。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可以与博物馆内部的展陈内容相互呼应,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有更深刻的历史感悟。

从交通与可达性分析,场地周边的道路网络较为完善。北侧的公园街巷虽然相对狭窄,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可通过合理规划步行线路与指示标识,引导游客从街巷逐步过渡到博物馆,增加参观的仪式感和趣味性。南侧的热闹集市所在街道通常交通便利,便于公共交通的接入和游客的集散。

从周边配套设施分析,由于靠近集市,周边的商业配套相对齐全,能够满足游客在餐饮、购物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而与古老寺庙相邻,则可借助寺庙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停车场、休息区等,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同时,考虑到博物馆自身的功能需求,在馆内或周边适当规划餐饮区、纪念品商店、休息座椅以及无障碍设施等,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参观体验,确保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游客都能在博物馆内畅游无阻,充分领略太原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