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花雨 – 忻州古城温泉酒店微更新

 

一、作者信息

姓名:姚子健、陈果、金佳欣

院校:天津仁爱学院

院系专业:建筑学院建筑学、环境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陈书砚、闫鹏

在校职务:副院长、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Premier

2.作品名:福田花雨 – 忻州古城温泉酒店微更新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忻州古城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近年古城通过修葺开发,加之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毗邻,吸引大量本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游客作为目的地造访,以其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特色鲜明,广受好评。其中逐步发展成规模的民宿商圈,更是其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本案依托山西忻州古城内首家民宿品牌,进行产品的迭代研发,进一步扩展其经营范围,囊括晋中民居、温泉康体、陶艺品茗、禅修冥想四大目标,对七座民居院落进行更新改造,使其在众多竞品中能够取得较为综合的优势。

“福田花雨”是清高宗乾隆帝就北京北海公园阐福寺祈福祝寿所提匾额,引为新民宿建设的核心理念,并将“圆相”之禅、“玉兰”之花、“涟漪”之雨的意象作为分支主题,充分满足各类客群对于旅游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文化旅游者、亲子家庭、艺术创作人群与佛学爱好者等。  

民宿改造的首要路线是解决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的问题。通过两个相似的客房单元在各个仿古建筑单体内不断地组合排列,并在保留原始结构的基础上,以拆旧墙和增新墙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客群流线和后勤流线,使其互不交叉,来满足各类客群对于居住舒适度和隐私性的需求。

室内设计层面采用了压低吊顶的形式,以解决建筑单体体量高,保温性差的现状,同时给了客群宜人的空间尺度体验。通过设置大型飘窗和全屋智能照明系统,来应对院落封闭而引发的采光性差的问题,也为人们休闲、读书、禅修提供了舒适区域。大多数客房都设置小巧且宁静的泡池区域以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以“禅宗”为设计主题,通过家具布局、色彩、材料和装饰细节体现禅宗文化,营造静谧、简洁、深邃的室内氛围。

在客房之外,院落之内,呈现的是大面积的白色脉络石立面和灰色金属铝单板压顶,压低了建筑体量。小院尽头,红墙点缀,色彩鲜明。传统语言与现代材料相呼应,让“文化之花”永不凋零。

景观设计上考虑院落内外的景观布局,以禅宗文化为指导,创造出和谐、宁静的自然环境。将山水美学融入院落中:曲折的鱼池、零星的花木、人为的堆山叠石。传统的中式美学融入庭院,如框景、夹景、对景等。行走其中,步移景异,景随心开。

沿街公共区的改造充分体现禅宗文化,并呼应周边的佛学影响,分区互联地设置陶艺吧、茶室和餐厅。利用结构的高差,设置阶梯书吧和阳台,增强开放属性。吊顶贴近结构,最大限度抬升空间尺度。立面材料运用鎏金板和灰色铝金属,开窗与分格采用黄金分割比,增强立面延续性和形式美。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古城南关大街的打磨巷处。

5.场地分析:

周边资源:忻州周边景点有五台山、雁门关、宁武冰洞、芦芽山,基本两小时以内可到达,交通通达性强,客流量大。该选址是通往五台山风景区的最近旅行途径点,并受五台山佛学影响,具有明显区位优势。

古城内部:选址位于古城中心,距离古城西门较近,临近泰山庙、秀荣书院、财神庙等景点,禅宗意蕴浓厚。靠近古城内小吃街和酒吧街,吸引年轻消费人群,市场背景广阔。附近较近的民宿有觅隐民宿、容舍民宿、明月楼民宿等,竞争对手众多,商业环境的变化会对这次更新的民宿产生影响。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