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徕水榭·雨过山亭

一、作者信息

姓名:陈志昀、金琪滟、宋子涵

院校:温州专业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建筑工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肖友民、田磊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D5渲染器、SketchUp、AutoCAD、Photoshop、InDesign、3ds Max、剪映

2.作品名:风徕水榭·雨过山亭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之中,寻一隅静谧之地,让心灵得以栖息,是现代人对理想生活的深切向往。《风徕水榭・雨过山亭》庭院设计作品应运而生,它秉持新中式风格,巧妙融合现代别墅建筑主体,于方寸间勾勒出诗意悠然的中式景致,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生活的便利性,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居住庭院空间。

本庭院设计紧扣 “风徕水榭・雨过山亭” 这一主题,旨在营造一种自然、宁静、富有诗意的生活情境。中式园林文化讲究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设计以此为基石,尊重场地原始风貌,将自然元素巧妙引入庭院,让风、水、雨、山等自然意象在有限空间内得以具象呈现,使居住者仿若置身山水画卷,随时能感受自然的抚慰与馈赠;同时融入现代设计手法与生活理念,适配别墅主人追求舒适、高效生活的需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庭院整体依循中式传统的对称与层次布局原则,又不失现代简约灵动。入口处,一扇古朴大气的中式雕花铁门,搭配两侧修剪规整的罗汉松,庄重而典雅,瞬间奠定庭院的中式基调,隔绝外界纷扰,引导宾客步入这方清幽之境。

穿过铁门,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前院景观区,中央以一方清浅灵动的镜面水景为核心,水底铺就的鹅卵石错落有致,几尾锦鲤悠然游弋其间,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仿若风携灵动之气穿梭庭院。水景尽头,一座简约的木质水榭临池而建,水榭飞檐微翘,朱红立柱搭配镂空雕花,尽显中式建筑的精致细腻,闲暇时于此品茶、赏景、读书,惬意至极。

别墅后方庭院则打造出一片幽静的 “山亭” 景观。依地势堆砌的假山怪石嶙峋,山间绿植繁茂,模拟出自然山林的野趣;山腰处,一座青瓦飞檐的四角山亭隐匿其中,曲径蜿蜒而上可达亭中。雨天,静坐亭内,听雨水滴答打落在山石、树叶之上,仿若奏响一曲空灵的乐章,将 “雨过山亭” 的诗意情境诠释得淋漓尽致。

庭院边缘巧用回廊连接各功能区域,回廊采用中式月洞门、漏窗设计,移步换景,增加空间层次感与私密性;回廊下设置休憩长椅,方便主人随时驻足赏景。

植物选择兼顾四季景致与中式寓意。春日,粉白相间的樱花、海棠竞相盛放,如云似霞,满院芬芳;夏日,荷花于水榭旁的水池中亭亭玉立,清香四溢,消解暑气;秋日,金黄的银杏、火红的鸡爪槭,为庭院披上绚丽彩衣;冬日,苍劲的腊梅傲雪凌霜,暗香浮动。此外,庭院中还点缀着象征长寿的松柏、寓意高洁的竹子等传统中式植物,契合国人的文化审美。

建筑材料上,别墅主体保留现代简洁外观,以玻璃、钢材凸显通透与时尚感;庭院景观部分大量采用天然材质,如假山的太湖石、地面的青石板、水榭的木质结构,质感温润、古朴,彰显中式园林的天然意趣;装饰细节上,中式雕花门窗、铜质门锁、石鼓摆件等元素,精雕细琢,于细微处展露中式文化魅力。

《风徕水榭・雨过山亭》新中式庭院设计,不仅是景观的营造,更是生活意境的雕琢。它将传统中式园林美学与现代别墅生活无缝衔接,让居住者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四季更迭、感受风花雪月;于忙碌日常中觅得宁静诗意,承载国人骨子里对中式生活的眷恋与期许,为现代庭院设计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例,诠释出新时代下中式庭院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命力。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景区旁边的瑞秀景苑。

5.场地分析:

该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景区旁边的瑞秀景苑。该区域公交便利,还有正在建造的轻轨在不日后就可以进行开通,大罗山西麓,居温州,瑞安两市,距温州市区十九公里,距离大学城十公里,距瑞安市区十七公里。地处104国道及在建的甬台温高高速公路东侧。

建筑为新中式风格,以灰为主色调,建筑外层使用真石漆涂料、石材干挂、金属五金材质。首层建筑面积约为120m²,共3层(详见施工图)。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m。庭院面积约为340m²,主入口为北侧(连小区干道),南侧通景观步道。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