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焕新在微处之村民活动中心微改造

一、作者信息

姓名:张佳文

院校: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艺术设计系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王婉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3ds Max、Photoshop、Sketchup。

2.作品名:村庄焕新在微处之村民活动中心微改造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村民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合理、尺度适宜,方便村民开展各类活动。例如,在公共活动空间设置足够的休息座椅,通道宽度满足多人并行等。

文化传承:融入当地乡村特色文化元素,从建筑外观到室内装饰,都展现本土风情。比如采用传统的建筑工艺、展示乡村历史照片与老物件等,让村民在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也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生态环保:选用环保材料进行装修改造,注重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在周边环境改造中增加绿化面积,打造生态宜人的活动环境。

4.功能分区设计:

(1) 文化活动区

设计一个多功能舞台,配备专业的音响、灯光系统,可用于文艺演出、戏剧表演、电影放映等。舞台背景可采用当地特色的木质雕花或彩绘装饰,展现乡村艺术魅力。

观众席区域设置可灵活组合的座椅,既能满足大型活动的集体就座,又能方便日常村民交流时自由挪动。

(2) 学习交流区

 打造安静舒适的图书阅览室,定制木质书架,分类存放各类书籍,包括农业技术、文学艺术、儿童读物等。配备阅读桌椅、台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设立会议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会议桌椅,可用于村民会议、农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墙面可悬挂展示乡村发展规划与学习成果的展示板。

(3) 健身娱乐区

引入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健身车、乒乓球桌等,并铺设安全舒适的地胶。

    规划休闲娱乐空间,设置棋牌桌、儿童游乐设施等,让村民在闲暇时光享受欢乐。

5.环境与景观设计:

(1)建筑外观:保留原建筑的主体结构,对墙面进行翻新处理,采用当地的砖石或木材进行局部装饰,如在入口处打造木质门廊,屋顶采用传统瓦片或仿古建筑材料,增添乡村韵味。

(2)周边景观:清理活动中心周边杂物,进行绿化设计。种植本土花草树木,如桂花树、月季花、银杏树等,设置蜿蜒的小径和休息长椅,形成小型园林景观。同时,设置文化长廊,展示乡村历史文化与名人故事。

6.色彩与材质选择:

色彩:整体色调以淡雅、自然为主。室内墙面采用米白色、浅黄色等暖色调,搭配木质家具的深棕色,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公共区域可适当点缀鲜艳的色彩,如在文化活动区的舞台背景或装饰元素上使用红色、蓝色等,增加活力与视觉冲击力。

材质:大量运用本地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砖石等。地面采用防滑地砖或木质地板,屋顶使用环保瓦片或木质天花板。家具选用实木材质,经过环保处理,确保坚固耐用且无污染。

7.照明设计:

(1) 自然采光:充分利用建筑的门窗位置,优化窗户设计,增加采光面积,让室内空间明亮通透。在阅览室、会议室等区域设置采光井或透光玻璃隔断,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线。

(2)人工照明:采用节能灯具,根据不同功能区域设置合适的照明方案。文化活动区舞台上方设置专业舞台灯,观众席采用均匀分布的吊灯与壁灯结合;学习交流区以台灯与吸顶灯配合,提供充足而柔和的光线;健身娱乐区则以明亮的吊灯与筒灯为主,保证活动安全。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