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管加龙、韩亚成、王羽坤
院校: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院系专业:环境艺术工程系展示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许松
在校职务:院长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D5渲染器、SketchUp、Photoshop、Premier、豆包AI
2.作品名:触源新能源展厅方案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因生存而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应围绕着教育、启示与探索展开,旨在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能源格局以及人口与能源关系的重要枢纽。
从历史的长河中探寻能源与人口发展的脉络,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起点。通过展示人类社会从原始的生物质能利用到工业革命后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以及伴随而来的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让参观者深刻认识到能源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例如,在博物馆的开篇区域,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能源使用场景复原,配以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和能源消耗数据图表,直观地展现出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利用多媒体互动装置,让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上因能源短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事件,如古代战争中的粮草(生物质能)争夺、近现代因石油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等,从而在心底敲响能源危机的警钟,意识到人口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巨大压力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之一是普及新能源知识,激发公众对新能源的兴趣与探索欲望。针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设计多样化且富有创意的展示方式。在太阳能展示区,搭建一个模拟的太阳模型,同时通过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板模型和微观展示装置,详细了解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原理。风能展示区则可设置一个大型的风力发电模拟平台,参观者能够亲自调节风速、风向等参数,观察不同风力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和发电效率变化,配合虚拟现实体验设备,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海上风电场或高山风力发电基地,身临其境地感受风能的强大力量和开发潜力。对于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也分别采用实物模型、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等多种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其能量来源、转化过程和应用实例,使参观者全面系统地认识新能源家族的丰富多样。
为了让参观者深刻理解新能源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博物馆应设置大量互动体验环节,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设计一个 “未来家庭能源管理模拟区”,参观者可以扮演家庭主人,根据家庭人口数量、生活习惯和能源消费目标,选择不同的新能源设备组合,如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汽车充电桩、家用生物质能炉灶等,并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家庭能源的生产、存储和消耗情况,学习如何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家庭能源的自给自足或低排放运行。此外,设置 “新能源城市规划挑战” 互动游戏,要求参与者根据给定的城市人口规模、地理环境和发展需求,规划出合理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太阳能电站、风力发电场、加氢站等,在游戏过程中体会新能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平衡人口增长与能源供应之间的关系。
新能源博物馆不仅要回顾过去、展示现在,更要展望未来能源与人口发展的前景,激发参观者的创新思维和积极行动。在未来展望区,展示科学家们对新型能源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如可控核聚变、高效太阳能转化材料、智能电网技术等,通过科幻风格的多媒体展示和专家讲解,让参观者了解这些技术可能给人类能源格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对缓解能源危机和支持人口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同时,设置 “新能源创新创意征集区”,鼓励参观者留下自己对新能源发展的奇思妙想和建议,无论是关于新能源产品的设计改进,还是新能源推广应用的新模式,都可以在这里分享交流,形成一个公众参与新能源创新发展的互动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将博物馆从一个单纯的展示场所转变为一个推动新能源创新与社会行动的催化剂,促使更多人关注能源危机与人口增长问题,并积极投身到新能源事业的发展中来。
总之,新能源博物馆应秉持着教育大众、启发思考、引领行动的设计理念,借助丰富多样的展示手段和互动体验活动,让每一位参观者深刻认识到能源危机与人口增长的严峻挑战,同时看到新能源所蕴含的无限希望与潜力,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推动新能源发展、实现人口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引发的能源危机,我们的未来在哪里?能源革命迫在眉睫。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
5.场地分析:
苏州高新区有着独特的工业发展历程,这些破旧工厂承载着当地工业发展的记忆和历史文化价值。将其改造成新能源博物馆,可以保留并传承这一地区的工业文化,让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了解到苏州高新区从传统工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的历史脉络,使工业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新能源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领域,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保留工厂原有建筑风貌和结构的基础上,融入新能源展示、科普教育等新元素,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也使博物馆更具时代特色和吸引力。
相比新建一座博物馆,改造破旧工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如厂房、仓库、办公楼等,减少了大规模拆除和新建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和时间。
这种改造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避免了因拆除旧建筑而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将旧工厂改造为新能源博物馆,赋予其新的生命和功能,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