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街烟火·半街文脉 – 长沙西文庙牌坊入口展区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黄博文

院校:中南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宋盈、罗明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Lumion、Photoshop、SketchUp

2.作品名:半街烟火·半街文脉 – 长沙西文庙牌坊入口展区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设计位于湖南长沙文庙街区内部,街区内部现存一牌坊(为原长沙府学宫遗址,学宫于文夕大火中焚毁),游客参观牌坊需经过学校路段、居民生活区域、市场区域、拆迁区域,与多股人流混杂导致居民生活的“烟火气”与游客参观的“仪式感”发生冲突。

设计利用原场地的拆迁区域设计入口展厅,根据儒家礼乐传统将人流分离,游客参观空间位于地下,表现为礼的“仪式感”;居民生活空间位于地上,表现为乐的“烟火气”,游客与居民相互分离,但建筑成为联系两者的纽带,两种空间在不同标高相互分离但又彼此渗透,表现为地上“烟火气”,地下“仪式感”。游客经过长时间地下行走,走上地面,光明与黑暗、幽长与开敞形成对比,西文庙牌坊给游客视觉上的震撼。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湖南省长沙天心区文庙坪街区内部。

5.场地分析:

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天心区文庙坪街区内部,街区属于典型的长沙老城区,房屋密集,用地紧张,西文庙坪牌坊埋没在这一片民房中。

历史背景:西文庙坪牌坊为原长沙府学宫的遗迹(长沙府学宫已于文夕大火中烧毁,学宫为古代的学校和祭祀孔子的场所),文夕大火使得长沙的古迹几乎全部焚毁,西文庙坪牌坊是长沙现存唯一完整的古牌坊。

入口必经之路的确定:

西文庙牌坊位于文庙坪街区内部,周边被五一广场、南门口夜市、黄兴路步行街、湘江、杜甫江阁等热门旅游景点包围,游客可乘坐地铁一号线、公交车、或沿黄兴路步行街走进文庙坪街区参观牌坊。

人群流线的冲突:

西文庙坪牌坊埋没在居民区中,根据周边的地铁站、公交车站、长沙景点分布,游客想要参观牌坊必须经过学校门口、私密性较强的居民区,以及纷繁嘈杂的居民菜市场,私密性较强的生活流线与公共性较强的参观流线发生冲突,游客与附近居民均得不到很好的体验。

烟火气和仪式感的冲突:

西文庙坪牌坊作为长沙城市文脉的象征,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但它却埋没在居民区中,成为附近居民搭衣服、晾鞋子的“工具”,游客在进入参观的过程中没有参观的标识,途径拆迁废墟,路线破败,体会不到参观的“仪式感”;附近居民缺乏公共生活、聚集活动的场所,缺乏生活的“烟火气”。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