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盛欣艳
院校:石河子大学
院系专业:农学院园林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武文丽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Photoshop、Lumion、SketchUp、AutoCAD
2.作品名:时空重链 活力复生 – 基于“共享社群”模式下的哈密市开放式社区花园更新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设计理念:方案从基址的“时间”、“空间”、“活力”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共享社群为主题,通过链接灰色消极空间,释放失活场地活力——打造共享社群模式下集聚智慧共享、绿色生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区花园空间。
设计思路:以当地居民的意愿以及行为方式为主,将场地劣势条件加以利用转化为场地特色,以场地不同功能活动链接“灰色消极”空间。以较为鲜明的颜色为主体色调,呈现“热烈的”主体环境氛围,与周边环境形成对比,打造共享式社区花园,释放场地活力,吸引周边居民前往活动,打造多功能为一体,集聚各类活动的社区花园环境空间。
细节设计:东侧面对高速铁路线区域设置林带隔离区,通过不同植物层次设计,隔离噪音与环境污染,以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行为活动方式为划分基础,设置具有不同功能类型的景墙分隔,如:儿童攀岩墙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供给儿童娱乐。在北侧区域以曲线型健康步道串联空间,以不同植物层次分割空间,形成具有不同职能的空间场所,如:针对哈密市夏季炎热天气设置休憩纳凉区,冬季可为避雪空间。针对小区居民设置开敞空间,预留足够区域供居民日常集散活动。设置特色儿童活动区,健身设施,打卡设施等空间,吸引周边人群前往活动,最终形成共享社群模式下的社区花园。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建国北路70号。
5.场地分析:
(1)场地现状分析
地理位置:该场地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建国北路70号,周边有多条道路贯通,交通便捷,包括向阳东路、向阳西路、建国北路辅路等。
周边环境:该场地周边具有中小学,开放大学,医院,交通运输局,银行以及酒店等各类便民场所设置,如哈密市第二中学,哈密开放大学等,其南面有建国门居住小区正在建设中,由于居住小区的布设而形成一块“L”形场地,生活以及商业氛围浓厚。
交通状况:场地周边交通发达,有多条主要道路环绕,有利于人流和车流的疏导。
(2)优劣势条件分析
劣势:北侧由西向东逐渐下沉的建国路;东侧高速铁路线的噪音污染;“L”形空间的不规则性;
优势:历史氛围浓厚;交通便捷;周围便民场所完善;周边主要人群为居民;
(3)历史背景分析
历史沿革:哈密古称“伊吾卢”,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公元前60年,正式纳入祖国版图。1961年,以哈密县城镇为基础成立哈密市,至1983年哈密县并入哈密市。2016年2月18日,设立地级哈密市,哈密市辖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和伊州区。
背景价值:哈密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地位重要的城市。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哈密地处丝绸之路北、中、南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新疆连接内地的门户,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陆路通道,有“西域襟喉”之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哈密作为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点,在新疆乃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哈密是资源富集、交通便利、物产丰盈的繁荣之地。哈密市集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光能、黑色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于一地,具有较强的资源潜力。
(4)气候特点分析
哈密市的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干旱、温差大、日照充足。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干燥少雨、晴天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约为10℃,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3℃,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2℃,夏季与冬季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