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葛峥、黄灵政
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室内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蒙良柱、何谊
在校职务: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马克笔手绘、AutoCAD 2022、SketchUp Pro 2024、D5渲染器、Adobe Photoshop 2021。
2.作品名:科探新榫
3.设计理念及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技能提升以及对生活环境改善方面的需求愈发强烈。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同时传承和弘扬现代“工匠”精神,并兼顾老旧房改造的社会需求,我们计划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建设一座功能丰富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并结合当地老旧房改造项目进行规划与实施。
该青少年活动中心将集休闲、娱乐、学习、实践与创新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青少年及各类社会人士交流思想、放松身心、接受文化熏陶、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平台。活动中心以中国传统元素榫卯为主要设计元素,利用斗拱的穿插分割,将空间划分多个区域。空间可以满足举办各类技能提升课程、创新思维训练、实践操作项目等需求,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结合当地老旧房改造项目,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将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文化传承,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风格,将传统元素融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中。二是功能优化,对老旧房屋进行功能优化和升级,使其满足现代生活和学习需求。三是绿色节能,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改造,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耗。同时,增加绿化设施,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四是社区融合,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将注重与周边社区的融合与互动,促进社区文化交流和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九街十八巷老旧城区。
5.场地分析:
地理位置与交通
九街十八巷位于宜州区的龙江河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该区域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相连,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背景:九街十八巷的称谓从明、清时期延至1949年后,得到了旧宜山街坊和各个时期政府部门的认可,是对原宜山老城区街巷约定俗成的非正式称谓。它基本概括了原宜山县城的街巷格局,是目前宜州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缩影。
文化特色:九街十八巷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元素,是游客感受古城市井文明的首选去处。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建筑条件与改造潜力
建筑现状:九街十八巷的建筑多为老旧房屋,部分建筑存在破损和老化现象。然而,这些建筑的结构大多较为稳固,具有较高的改造潜力。
改造难度:由于九街十八巷的建筑年代久远,改造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一些技术难题,如结构加固、防水处理等。但总体上,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些难题是可以克服的。
改造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九街十八巷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风格,同时结合现代青少年的需求进行功能优化和升级。
周边环境与配套设施
周边环境:九街十八巷周边有学校、商业区等公共设施,文化氛围浓厚。这些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生活资源,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配套设施: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周边的配套设施,如增设停车场、绿化带等,以提高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和吸引力。
政策支持与改造进展
政策支持:宜州区政府高度重视九街十八巷老旧城区的改造工作,已经启动了相关的改造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将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