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彭晓峰
院校:东北大学
院系专业:江河建筑学院 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杜煜、山如黛
在校职务:讲师、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desk CAD 2021、天正V7.0、模型SketchUp 2020(建筑形体设计)、Rhino7.0(建筑细部构造)、渲染:D5渲染器、排版与图面修正Photoshop 2020。
2.作品名:Carnival|综合体建筑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此次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毛细扩散、市集摊位交错的渗透现象。一期建筑为商业综合体主体,二期为市集文化创意区。建筑如同从地底下生长一般蔓延到地面之上,向场地四周扩散,周边环境也收缩到建筑之内。主立面通过退让形成下沉广场,北侧特色餐厅和市集文化创意园通过露台与阳台的连接并与主体建筑通过连廊相连,实现场地对建筑的渗透,并结合建筑平面相互作用,犹如毛细血管和植物根部生长一般。一期建筑主体平面整体呈哑铃状,通过各端头位置的主力店与次主力店从而带动人员的流动,北侧广场有足球场,市集创意区屋顶有篮球场,体育活动动线延申至四层主力店健身房。该商业综合体整体定位较为中端,主要目的为与附近居民实现更好的连接,让该建筑的商业氛围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建筑总平面和平面犹如植物根部和枝干的生长规律、血管与血管之间的连接,从粗到细,从内之外,类似毛细现象一般渗透,将建筑平面延申至场地,犹如场地一般生长开来。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
本次建筑设计位置位于浑南运行中心单元西北端,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综合体建筑,承担辐射单元区域市民以及提供结构建筑体验的任务,并作为分期工程的最初期工程。基地处于沈中大街、高深东路与智慧四街交界处,西侧与南侧均为居住区域。该综合体建筑将辐射区域居民商业活动,补充运行中心单元建筑功能关系。
5.场地分析:
场地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北轴线的西侧区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边用地种类多全面、基础设施完善。场地周边住宅区多,给场地建设商业综合体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西南侧为四大文化建筑,给场地带来了潜在的客源。
设计场地位于沈中大街、高深东路、智慧四街所围成的矩形区域中,周边道路等级较高,车流相对较大。北侧为龙湖天街步行街区,周边住区较多。场地周边交通方便、公交站点多,场地南侧有地铁2号线的工业展览馆站,商业综合体地下一层可与地铁站相联系。
商业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入口空间引号,该类型建筑入口对使用者视觉凝聚的要求相较于其他建筑而言更加重要,此次的入山空间营造相较传统的简单错动更加柔和却富有创造力,材料的虚实与悬挂的构筑物接替了建筑形体变化的生硬引导。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