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小筑

一、作者信息

姓名:郭镇南、陈瑞雪、刘玉祥

院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院系专业:艺术设计院系室内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李歌歌、段吉萍

在校职务:室内专业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暖阳小筑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房子的改造,改善老人的居住条件,为两位消除生活空间不便之处。建筑上,保留原本的建筑特色,原本是一层建筑,房屋上部的空间是闲置的,为了给偶尔回家看望老人的后辈一个空间,把房屋的局部加高,增加二层空间,增大建筑窗子的尺度,使室内空间有更好的采光通风;平面布局上,调整儿子房与母亲房的位置,两个房间离的更近,这样更有利于儿子照顾母亲,同时把卫生间设置在两位老人房间的中间,更方便他们的生活。改变客厅的位置,使厨房、餐厅、客厅在一个大空间中,对厨房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同时保留土灶,照顾老人的生活习惯。老人有与邻居聊天的习惯,在客厅外面的半室内空间设置座椅,这样即使下雨,他们也可以有地方聊天;在房屋与院子的设计中,增加了很多适老化设计的细节,更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

气候条件

川西地区气候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少雪。这种气候条件对民居建筑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出了特殊要求。木架构川西民居通过采用斜坡顶、薄封檐等设计,有利于排水和通风,同时木架构本身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适应夏季的高温环境。

建筑布局

木架构川西民居在建筑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它们通常以庭院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这种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使得整个建筑在夏季能够保持凉爽。同时,檐廊或柱廊等设计也加强了建筑之间的联系和通风效果。

建筑材料

木架构川西民居在建筑材料上注重就地取材、因材设计。木材作为主要建材,不仅易于获取和加工,而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此外,青砖、青瓦等材料也被广泛使用,这些材料既经济实用又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外墙材质上,砖墙、土墙、石块墙、木墙等多样选择也体现了川西民居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建筑色彩

川西民居的建筑色彩朴素淡雅,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或木料本色。这种色彩搭配不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川西地区采光不足的问题。同时,重点装修部分如小门楼等也常采用雕而不画的手法,体现了川西民居的精致和典雅。

场地特点

地形利用:川西民居善于利用地形进行布局,如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等,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创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水系布局:川西民居周围多有溪沟与池塘等水系布局,这不仅有利于排水和灌溉,还能增加空气湿度和调节微气候。植被绿化:川西地区植被茂盛,民居周围常种植各种树木和花卉等绿化植物,这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木架构川西居民建筑场地分析需要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场地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川西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富强村

5.场地分析:该场地位于四川西部,我们将从六个方面进行场地分析:一、地理环境,川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区、丘陵、滨江地区和平坦地区。这种多样的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选址上,川西民居往往依山傍水,利用自然地形进行布局,既有利于排水,又能形成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