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魏浩月、杨盼、付讯、崔艺、王懿睿
院校:山东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美术学院环境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艾翔
在校职务: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Photoshop、AutoCAD、DLALux
2.作品名:水色·琉光 – 自然教育理念下的琉璃文化研学中心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琉璃艺术品所呈现的独特美感,琉璃似水,是一个空灵的新世界,它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输光,万物阻挡阳光而有了影子,它任光阴穿梭,不留陈旧岁月,至夜幕降临,它便在暮色下婉转流光。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我国琉璃制品的发源地,每件琉璃制品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诞生于这片海洋,用神秘的透色传导波浪的语言,又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射点点星光,如同波光粼粼的海洋。本方案在建筑改造与空间布局上便以此为灵感,借助光影打造独特体验空间,将琉璃展品融入空间布局中,让人们如同置身于琉璃海洋。
元素提取 :由琉璃艺术品联想水的特征,由自然的生命形态延伸到对世界意识的思考。水的瞬间,冰的短暂,山的巍峨,人的信念,万物的蔓蔓生长… 意由心生,象在形外,本方案将对水的体悟化为作品的意象,共提取出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种名为“水镜”,提炼水在光影照射下的形态,第二种名为“微波”,提炼水波纹的自然曲线形态,第三种名为“涟漪”,提炼涟漪相互碰撞联系的形态。三种表现形式穿插应用于建筑外立面改造、平面布局、室内展厅的设计中。
元素应用:
(1)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本方案对原室内平面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主建筑一层布局以中央的圆形展厅为中心,以曲线隔断向四周进行放射状分布,如水波纹向四周扩散的效果,各功能区域沿中心装置放射状分布的室内布局不仅形式较为新颖,而且优化了室内人流动线,使室内空间流动性更强,视线更加开阔、通透。主建筑二层布局利用曲线、曲面隔断划分功能空间,功能装置以圆为元素分布于功能区内。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圆、曲线和曲面元素被多次运用在吊顶、立面背景墙等界面设计中,曲线和曲面的使用不仅可以暗示人流动线,同时也会使空间呈现的效果更加灵动。
(2)元素在室外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本方案在该主建筑外立面采用三层加建,其中两层为平面,最外一层为立体曲面,由钢筋骨架为支撑,有色聚碳酸酯为填充,每层框架为不同曲线形状,高透性的聚碳酸酯在同一截面上不同空间维度的叠加呈现一种涟漪荡漾的美感,利用灯光的氛围打造,夜晚也如琉璃一般流光溢彩;在建筑中心的庭院景观规划 上,采用曲线贯穿圆形节点的方式,其中装置设计上多采用与建筑外立面相似的造型语言,使景观与建筑立面、建筑形态相互契合。
平面布局分析
(1)一层平面布局分析
一层室内主要有以下功能区域:序厅、前台资讯区、中庭、东西艺术品展示区、文化展示区、VR体验区和廊道漫步区。从建筑主入口进入时直面文化背景墙,在曲线的引导下,从相对狭小的序厅进入开阔的中央展厅更具视觉震撼力,将人们的视觉焦点集中在中央装置上,以中央展厅为中心进行逐步探索。
(2)二层平面布局分析
为了符合文化研学中心功能需要,二层室内平面在功能区的规划上,既保留了原有卖场的功能分区,又在此基础上增设了琉璃研学制作体验区、休闲阅读区、文化咖啡区、仓储区,顺应当下年轻人对文化体验中心的需求,为宣传琉璃文化打造多样体验形式。其中,东侧区域为动区:主要由卖场、研学体验区、员工办公室组成,西侧区域为静区,主要由休闲阅读区和文化咖啡区组成。
动线分析
一层主要人流动线:从南侧主入口进入,从序厅进入中央展厅为单向路线,途经前台咨询区,也可明确卫生间位置;沿中央展厅环形主要人流动线向西即可快速到达文化展示区、VR体验区、西展区;沿环形主要人流动线向东即可快速到东展区、楼梯间、廊道漫步区、出入口东门快速进入庭院或东展馆。从南侧主入口进入,右手边直行后可迅速穿过廊道漫步区到达东出口,便于人流快速通行。
二层人流动线:从北侧步梯至二层后,可根据曲线隔断引导快速到达二层室内各空间单元。
空间形态分析
空间形态提取涟漪相互碰撞联系的形态,室内外平面布局均采用以圆形空间为节点,以自然流动曲线贯穿各节点的平面布局形式,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又使空间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空间形态形式新颖,富有变化。
色彩搭配与材质选择
琉璃之美,在于其色彩的丰富多样,红的热情、蓝的宁静、绿的清新、紫的神秘,每一种颜色都诉说着不同的故事,细腻的纹理,仿佛流动的时光,记录着历史的痕迹。因此,本方案在色彩的选择上,以大面积白色为主,使整体空间氛围安静轻松,以低饱和度的粉蓝渐变色为辅助色,既能够丰富视觉感受,活跃空间氛围,又能与建筑外立面相互呼应。
室内材质选择:室内地面选择白色PVC塑胶地板,奠定室内色彩基调。墙面保留建筑原有贴砖墙面;多采用玻璃幕墙作为隔断,与不锈钢等材料结合呈现多种造型,获取轻柔光线的同时,让空间更有神秘感;多采用电子幕墙,将展品信息化电子化;局部空间使用新型材料不锈钢波纹板,使室内空间氛围更加个性、灵动。
更多内容详见展板。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自然教育理念下的琉璃文化研学中心。
5.场地分析:
总平面布局分析
场地总平面布局主要包含以下功能区域:抬升式广场、琉璃水景、阳光草坪、作品展示区、文化角、漫步庭、琉璃小景、拈花步道等。总平面布局整体规划以一条主干道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大致分为东西两侧,东侧以观赏为主,西侧以活动为主,弧线道路的设计有序串联各景观节点,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线组织。
动线分析
根据原有场地规划主道路,确保以最便捷的路线快速前往各展馆与各景观节点,次要道路以确保人群观赏性为主。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