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顾蕊
院校:无锡太湖学院
院系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无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D5渲染器。
2.作品名:亭池雅境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休闲阅读区:在亭内安置木质长椅,搭配几个小巧书架,分类放置经典文学、科普百科、校园文创刊物等书籍,供师生课余休憩阅读;临近池塘一侧设低台,方便读者赏景放空。
艺术创作区:亭子作为绘画、摄影爱好者的据点,学生可张贴画作、摄影照片,激发彼此艺术灵感。
交流研讨区:配备可拼接桌椅,满足小组讨论、社团活动需求;利用小池塘的天然隔音,保障交流私密性;桌上设电源、网络接口,便于使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
景观营造
植物配置:围绕池塘种水生植物,夏季盛开荷花、睡莲,搭配菖蒲、千屈菜增添层次;岸边栽垂柳、樱花树,春日粉白花海、夏日绿荫垂地,渲染唯美氛围。
照明设计:亭内悬古朴宫灯,夜晚暖光洒落,温馨惬意;沿池塘设地灯、水下灯,勾勒水岸轮廓,照亮游鱼,打造梦幻夜景。
空间形体逻辑推演
垂直层次:庭院被高层建筑环绕。建筑的垂直层次通过窗户和阳台体现出来,是一个多层建筑。庭院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功能分区:有不同的功能分区,包括绿化区、休闲区和水景。这些分区通过路径和台阶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庭院内部的空间布局
路径设计:有3条主要路径,不仅连接了不同的功能区,还引导了人们的行走路线。路径的设计考虑了人流的流动和视觉的引导,使整个庭院显得井然有序。
水景和绿化:有一个池塘,周围环绕着绿植。水景不仅增加了庭院的美观性,还起到了调节微气候的作用。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无锡太湖学院6号楼后面空地
5.场地分析:
主要是一个靠近建筑物的斜坡地形。斜坡由几段混凝土台阶构成,台阶上覆盖着一些落叶和杂草,一定程度的自然侵蚀和缺乏维护。
从地形分析来看:
斜坡角度:斜坡的角度适中,不是非常陡峭,但也不是很平缓。这种斜坡在雨天可能会导致水流速度较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覆盖:台阶上有一些土壤和植被,显示出自然侵蚀的痕迹。这些植被可能有助于防止进一步的水土流失,但也可能掩盖了台阶的破损情况。
排水系统:图中没有明显的排水系统,这可能导致在雨天时积水,进一步加剧台阶的损坏。
建筑物影响:斜坡靠近建筑物,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可能会影响到这个区域的排水情况,导致积水或侵蚀。
现场分析:
台阶损坏:台阶上有明显的裂缝和破损,可能会对行人造成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修复。
排水处理:考虑到斜坡的地形,需要设计和安装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和土壤流失。
总体来说,这个斜坡地形需要进行维护和改造,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
6.设计愿景: 启智润心的书香一隅:期望亭子化身知识小站,书架环绕,藏书满架。学生课余围坐,伴着小池塘的潺潺水声、摇曳荷影阅读静思,于自然间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让心灵在文字与美景交融中被滋养,养成热爱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
凝心聚力的交流社群:憧憬亭子是社交中心,社团围坐策划活动、分享经验;师生在此畅聊学习困惑、生活趣事,拉近心的距离。小池塘添几分悠然,让交流氛围轻松融洽,凝聚校园社群力量。
减压赋能的静谧港湾:打造繁忙学业中的“心灵桃源”,压力大时,学生漫步池边、静坐亭中,听风拂水动、观鱼戏莲间,放空思绪、驱散焦虑。借自然之力为青春赋能,使其重拾活力,奔赴成长征途。
文化传承的露天展馆:设想亭子承载校园文化,铭刻校史、展示办学理念;池畔设文化墙,陈列传统工艺、地方非遗。期望学生穿梭其中,汲取先辈智慧,担起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之责。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