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工业遗产场址景观更新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张昱琳、贾东林

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院系专业:环境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李云鹏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Computer Aided Design、SketchUp、Adobe Photoshop、D5渲染器。

2.作品名:宝钢工业遗产场址景观更新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项目基地位于宝山产业规划园内,宝山钢铁产业转型区域的中心,临长江与练祁河。区块的结构特点是工业建筑、滨河、一个高层建筑林立的中心核心区和低层住宅建筑,并且沿滨江建有多个公共城市公园。钢铁厂工业遗址与周围城市环境难以相融,计划在项目区内建设公园,建成之后将成为宝山吴淞第一个以工业为主题的景观公园。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宝山产业规划园内,宝山钢铁产业转型区域的中心,临长江与练祁河。

5.场地分析:

在上海市的版图上,宝山钢铁产业工业园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伫立。宝山工业旧址,那是岁月镌刻下的深刻印记,它忠实地记录着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时代特征与独特历史风貌,无疑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昔,这里机器轰鸣,钢花四溅,见证着新中国早期钢铁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伟大跨越,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先辈们的汗水与智慧,也承载着人民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那钢铁工业发展的文脉与奋勇拼搏的时代精神,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然而,时光无情流转,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与时代的急剧变迁,宝山工业园区遗址渐渐被喧嚣的都市所遗忘。曾经热闹非凡的厂区如今尽显衰败与落寞,厂房的墙壁爬满了岁月的斑驳,设备在风雨的侵蚀下锈迹斑斑,往昔的繁荣盛景仿佛只是一场遥远的旧梦。但这片土地所蕴含的价值不应就此被掩埋,如何让这承载着厚重时代精神的宝钢工业遗址冲破岁月的尘封,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本次设计矢志追求的重要愿景。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期待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将这片工业遗址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传承、创意创新、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多元空间,让它再次成为城市的焦点,让后人能够在这里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时代精神的力量,续写它辉煌灿烂的崭新篇章。

6.总结:

宝山工业旧址记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风貌,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遗址也承载着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录着新中国早期钢铁工业发展的文脉与时代精神。随着时代变迁,宝山工业园区遗址逐渐被城市遗忘走向衰败与落没。如何使承载时代精神的宝钢工业遗址重新焕发新生,是本次设计的重要愿景。

该方案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场地现状问题分析、场地历史文脉研究,空间肌理梳理等的研究手法,挖掘场地痛点问题,提出“五大可持续”中心设计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场地新生引擎,通过“精神可持续、空间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心灵可持续”五大设计策略,推动宝钢文化遗址的绿色转型、多元重生,使宝钢精神以新姿态重新融入城市文化的发展—。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