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旧 – 宁波村落祠堂微更新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苏泓铭、卢添翼

院校:南京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吉国华、傅筱

在校职务: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祠旧 – 宁波村落祠堂微更新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以针灸触媒的方式吸引南北两地人流驻足在黄岩头村,以一种新的方式实验性的来保护建筑遗产和人文传统,以建筑学的手法去表达技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黄岩头村在位字镬村与字丰村两个银杏欣赏圣地之间的中转站,讲已经破败的旧祠堂改造成具有纪念碑性的文旅博物馆,提供南北两地人流驻足的地点。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黄岩头存。

5.场地分析:

基地占地面积较小,北面与旧有库房相接,南、北两侧则是较为狭窄的村道。

场地位于南北两侧具有高差的村道之间,旧祠堂西侧有一条连接两条村道的山坡小路。为最大限度恢复传统居民建筑遗产并凸显其与新增建筑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保留建筑原有结构,置入玻璃框架并形成山坡交通体系,串联整个建筑空间与周边场地,提供多个历史文化体验和展览空间,为整个场地注入全新活力。

流线分析:保留原有的连接南北两侧村路的山坡道路,并通过建筑南侧新增山坡台阶,增加流线的体验感,使得流线既能通向更新的祠堂,又能同一侧通过直达南北两侧道路。西侧新增小广场也为人群提供了一同高程的驻足点。

具体节点设计: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设计采用幕墙通风器(窗式新风机)结合墙体暗埋空调进行整合设计使室内空气形成完整循环体系,设备的尽端设置的通风器引入自然风,通过设备夹层带走室内的热量与气体,下方的空调出风体系可以调节温度,同时辅助完善空气循环。照明系统:明系统设计采用自然采光与节能照明结合的方式。顶部的亚克力天窗朝北结

合顶部遮阳帘幕提供漫射光;太阳能电池板朝南,为连接在桁架上的灯具提供太阳能。大面积的组合幕墙附带遮阳帘幕,顶部形成完整遮阳系统,在自然采光过于强烈时,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设备体系:设备体系设计结合结构层组织,800厚的桁架层自然成为设备的放置区,相关的照明电器设备,连接太阳能板与灯具的电路设备;展品可以悬挂在桁架的下方拓展人们的观赏体验。空调出风口被隐藏于墙体之中,空调外机被放置在北侧的室外。设备的隐藏才能创造出纯净的空间。

材料的选取:我们使用白色钢桁架与史的间架结构相碰撞。在打开原有石头墙体的同时提供开放空间,丰富当地居民的活动场景。造出一个富有亲和力和互动感的环境。这种转变不仅象征着对传统障碍的突破,更传达出包容与交流的理念。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