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 – 静幽阁

一、作者信息

姓名:王胜阳

院校:重庆邮电大学

院系专业:传媒艺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马晨光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微改造 – 静幽阁

3.设计理念及思路:

静幽阁的设计主张“自然、和谐、可持续”。通过使用木材这一可再生资源,不仅能够减小建筑的碳足迹,还能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和自然美感。

设计思路:重庆邮电大学坐落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周围拥有数个古建筑风景区。古建筑元素丰富且广布。我个人认为该区域的建筑微改造应与之遥相呼应。因此确定以木结构建筑为改造方向。经过多次调研以及修改并随着产出静幽阁。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重庆市南岸区南山重庆邮电大学模型室旁。

5.场地分析:

校园地理环境:重庆邮电大学位于南岸区南山,地势较高,靠近城市中心,利用山地和周边自然环境,能为建筑提供良好的景观视野。

气候特征:重庆的气候特征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适合木结构建筑的应用,能够发挥木材的良好调节温湿度的特性。

自然环境:南山地区植被覆盖率高,自然景观优美,木结构建筑设计可以很好地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体现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

社会资源:校园周边有丰富的社交设施,如餐饮、娱乐和文化活动场所,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便利。

设计思考:

采光与通风:透过建筑的右侧平面展示,可以看到内外空间的通透感,表达如何利用自然光和风推动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细节处理:为了更好地展示建筑细部的设计,比如屋檐、檐口的处理,显示出木结构建筑的细腻工艺。

外观设计 : 建筑的主立面,通常以传统木材的纹理和色彩作为焦点,给人一种自然、温暖的感觉。

入口设计:清晰的主入口,标志性的门廊结构,以白墙为主基调,辅以木结构加以点缀。引导访客进入建筑内部。

侧面构造:建筑的侧面,能够更好突出建筑的延伸性和流线型设计,展现建筑的层次感。

外立面材料:采用木材种类、纹理及其加工工艺,进一步增强建筑的自然质感。

具体设计介绍:

外部木结构建筑:提供娱乐休闲,茶饮洽谈,学习交流的区域。

中心池塘:以石条镶边,中有条石铺路。种植以荷花为主。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车棚:临时停车的场所。

花棚和雨棚区域:提供休闲娱乐、洽谈、水饮区域。种植有覆面植物,具有良好观赏价值。

一层以及二层建筑:一层和二层都能提供休闲娱乐的桌椅。除此之外,一层也作为校园文创售卖区域。在为游客和师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部分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兼职机会。二层则能提供除休闲以外的功能,比如观景,和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

内侧木结构建筑:提供娱乐休闲,茶饮洽谈,学习交流的区域。

内侧梯步台和个人秀台:能给同学们提供观赏和展示特长的场所。

一角廊道:提供观景、休闲研讨等活动的区域。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