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贺一帆、卢泽慧、雷琦
院校: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杨梓杰、黄奕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图新地图4、ArcMap、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山丘新韵,共筑美好 – 基于乡村振兴旧貌新颜理念下的传统民居改造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目前,我国大力实行乡村振兴并且其意见工作指出要营造宜居生活空间,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有序,体现乡村空间的人性化、多样化;而湘西地区永顺县是湖南省主要的土家族聚居地之一,当地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许多具有特色民居的乡村随着时间推移,千篇一律的砖瓦房一度取代了富于民族风情却年久失修的木房,不少村寨几乎失掉了曾引以为傲的传统和特色。在开展农村居民改造工作中,我们团队进行了极为缜密的考量,最终决定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既有的场地地形来雕琢空间。这片土地本就有着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山峦与谷地交错,层层叠叠的梯田以及蜿蜒的溪流,大自然早已勾勒出起伏的线条、铺陈好各异的景致,弃之不用实在太过可惜。
于是,巧妙利用这天然的地势落差,我们精心分割出不同功能的空间。沿着舒缓的山坡,错落安置公共休闲区,让游客无论是漫步其间,或是静坐赏景都非常惬意;低洼平坦之处,则规划出户外互动的趣味场地,篝火晚会、露天电影都有了绝佳场地。
而在整个规划里,保留原有地形风貌是重中之重。那些历经岁月打磨的山丘、谷地,承载着本地的风土记忆,贸然改动,民俗文化与自然韵味便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借由地形的高差,顺势划分出高级民宿区域和普通民宿区域,为游客提供多样化选择。
在本项目中,我们深入挖掘并应用了传统民居改造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将新旧元素完美融合。我们以内核驱动外核的设计理念为核心,精心策划并实施了设计改造工作。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创新上,还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最终的设计成果能够充分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一改造项目,显著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
在未来的规划中,我们计划打造出一个充满土家族特色的宜居空间,让当地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和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我们将充分利用和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和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来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湖南省湘西自治区永顺县那丘村让堡组。
5.场地分析:
场地现状:经济短板,当地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生活条件较差,导致青壮年外流情况严重;风貌破旧,当地传统民居年久失修,建筑风貌破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杂乱,场地内生活垃圾无集中化处理,杂草重生,严重影响村落整体风貌。
道路分析:原有道路不连贯,未形成闭环;户间道路动线不明确,无明确的无障碍设计,居民出行不便;原有道路系统杂乱无章,不美观。
场地资源:当地竹资源丰富,居民常用竹子制作家具、篱笆围墙及众多农业工具,在本项目中,可以利用当地竹资源进行项目建设。同时当地为喀斯特地貌,石材资源丰富,项目场地中天然石材较多,本项目可以利用其独特的石材造型和石料进行景观规划。
房屋现状:通过现场调研,有人居住且保存完好的;没人居住且保存完好的;没人居住且房屋损坏;严重破损的房子。我们将根据现实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