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茗茶舍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卜赟、戴雅玲、邓苗苗、徐金玉、陆心妍

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交通分院

院系专业:展示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王梦笛

在校职务:教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Photoshop、D5渲染器、SketchUp

2.作品名:無茗茶舍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方案主要推行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坐落在黄山周边的茶文化体验馆, 山与水,茶与文的结合,弘扬黄山毛峰,结合陶渊明—桃花源记对空间进行设计,安徽乃 陶渊明的故居,本方案中“四水归堂”与徽派建筑相结合成为本方案最具有特色的一目。“美景 “好茶”“文人”是我们主题理念的中心。

空间划分:本方案有七个功能分区其根据“桃花源记”中的诗词进行命名:入口处—初极狭, 才通人。茶文化展示区–豁然开朗。

助农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四水归堂区–有良田 美食桑竹之属。包厢区–并怡然自乐。品茶区–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文创区–人各复延至其家。

主展示区:主展示区连接着前台过道区,对应了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整体围绕着中心的环形装置, 延伸出山的形状,顶面设计采用的木格栅造型让整体风格现代而又不失自然的色彩。空间内 运用了黄山的山来丰富画面,更有层次。过灯光与材质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助农区:在我们的茶文化体验馆助农区,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乡村的希望与温暖。这里汇聚了茶农的 心血结晶,从云雾缭绕的山间茶园到您手中的香茗一杯,是质朴与匠心的传递。购买一份茶 叶,便是为助农事业添一份力,助力那些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茶农们改善生活,让古老的茶 园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支持下得以延续与弘扬,在品味茶香的同时, 您也能深切感受到那份源自田野的厚重情谊与回馈社会的美好。

装饰风格上,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木质的桌椅、古朴的茶具以及墙上悬挂的书 法字画、茶经典籍,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诉说着茶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内涵;而 简约流畅的线条、精致的玻璃器皿以及时尚的绿植点缀,又为空间注入了现代的活力与清新 之感。这种古今交融的设计,既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与美观的追求,又能让您深切感受到传 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茶区的桌椅摆放错落有致,注重每一位客人的私密空间与舒适体验。桌椅皆选用优质的木材精心打造,质地坚实而纹理美观,触感温润细腻。座椅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配备柔软的坐垫与靠背,让您在长时间品茶过程中也不会感到疲惫。每一张桌子的大小适中, 既能满足放置茶具、茶点的需求。

茶馆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通过精心挑选的色彩与材质,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且 富有文化底蕴的茶空间。色彩选择以淡雅、自然为主,强调色彩的和谐与平衡, 以此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主色采用自然色系,如浅木色、米色、灰色等。这些颜 色不仅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还能与茶室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突显出茶文化的质朴 与纯粹。茶馆的材质选择以自然材料为主,通过巧妙运用竹、木、石材等材质,突显出茶文 化的自然与和谐。此外,藤编材料也用于软装中的单人椅和屏风,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和质感,为茶室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黄山周边的茶文化体验馆。

5.场地分析:

本方案主要推行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坐落在黄山周边的茶文化体验馆, 山与水,茶与文的结合,弘扬黄山毛峰,结合陶渊明—桃花源记对空间进行设计,安徽乃 陶渊明的故居,本方案中“四水归堂”与徽派建筑相结合成为本方案最具有特色的一目。“美景 “好茶”“文人”是我们主题理念的中心。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