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韵游民舍 – 有一间舍

一、作者信息

姓名:石可涵

院校:华东理工大学

院系专业:风景园林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李文竹

在校职务:景观规划系讲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1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2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Autocad、Photoshop、AI、建筑学长插件、D5渲染器、豆宝

2.作品名:绿韵游民舍 – 有一间舍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民宿设计理念聚焦数字游民需求与生态低碳融合。融合古典与现代,以隶书招牌、连廊设计彰显独特韵味并保障体验。房型多元,贴合商旅标准。多区域设置办公设施,满足多样办公需求,会客宴请区域兼顾社交功能。植物花卉景观与天井设计增添自然气息,立体种植纪念创作年份且具网红效应。太阳能板助力能源自给,楼梯多功能利用,改造秉持最少拆墙、建墙、砍伐原则,于原格局巧改建,借自然元素划空间,保留绿植,打造低碳休闲度假之所。

本民宿设计是具有生态低碳功能的针对数字游民的休闲度假民宿,从主入口进入由隶书撰写的“有一间舍”的民宿主楼,感受中华古典招牌‘幌子’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办理入住后,可从次门通过廊道空间进入副楼,为保障客人多种天气情况下的入住体验,主楼与副楼之间通过顶上的连廊达到避雨保温的作用,同时廊道空间较为狭窄,起到指引效果;廊道的墙体放置漏窗,使之拥有较好采光并降低能耗,也激发起客人对场地的探索欲。铺地采用防滑耐磨的通体砖,保障拉杆箱的正常使用。民宿有单人房、大床房、家庭套房等多种房型,采光良好、通风顺畅、设施完善、定位商旅标准。

为保障数字游民的多样性办公需求,在民宿室内室外楼上楼下都设置了私人或集体办公桌、立或坐工作台、小型或大型会议室;为保障客人的会客宴请需求,也在场地上留出相应区域。

本民宿的设计中有大量植物花卉景观的营造,既美观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为增加室外上下两层的联系,设计师结合江南传统民居在特定部分做天井处理,改善连廊下的采光、通风、排水,部分在其中种植乔木,使之打破上下两层的空间界限,也为使用者提供向下观赏的机会,感受四季变化,与自然亲密接触。在民宿主楼副楼的两面墙上也形成图案为2和4的立体种植,以纪念初步设计稿是2024年完成的,同时形成网红效应,吸引游客打卡拍照; 在民宿两部分斜坡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部分满足民宿热水供应、照明、通风的能源消耗。为节省材料成本,民宿中的室外楼梯不仅发挥基础交通功能,也融合办公、遮阳、锻炼、观赏等多种功能。民宿改造采用最少拆墙原则,基本在原格局基础上改建空间,增减窗户;采用最少建墙原则,用“景观种植加引水环绕”的模拟自然的方式划定民宿与外界的空间;采用最少砍伐原则,保留副楼前方和场地东南方向的低矮乔木。计理念及思路: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建东村。

5.场地分析:

改造项目位于改造项目坐落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建东村。此地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北邻浦江郊野公园,离黄浦江仅1公里,自然景观优美,能让数字游民亲近自然,享受乡村野趣,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距离市中心20km,为吸引数字游民提供基础条件。周边自然环境优美,绿植丰富,为民宿打造生态低碳景观提供了良好蓝本。浦江镇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能为民宿注入独特文化底蕴,使其与当地人文环境相融合。同时,建东村正处于发展进程中,民宿的改造建设将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既借助区域发展的东风,又为当地增添新的活力与特色,带动旅游经济与文化交流,在区域整体规划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价值。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