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 – 广州石牌村更新概念方案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周林灿

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田一辛

在校职务:副教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Rhino、Grasshopper、D5渲染器、Photoshop、Autocad、InDesign

2.作品名:凡人歌 – 广州石牌村更新概念方案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作为国际大都市之一,广州的市中心坐拥有着无数的摩天大厦,而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座城中之城,它没有干净宽敞的街道和马路,亦没有绿树成荫的广场,在这里只有阴暗狭窄的小巷和堆砌着杂物的空地。住在其中连得到一束阳光都会成为奢望。然而,就是在这个阳光都不愿意停留的地方却是无数人追求梦想或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便是石牌村,一个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在这里,一个个平凡的人正书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

在这0.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着上万座房屋和近300条街道以及近6万的流动人口,他们其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的上班族,也有来自本地的商家,老人与小孩,尽管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他们的距离却仍然非常疏远。我认为这是因为城中缺乏供人们停留和交流的空间所引起的。城中小路错综复杂,如果不是居住已久,没有人不会在里面迷路,小巷中非常阴暗潮湿,且非常拥挤,因此非常不宜久留,在这种空间内,没人会愿意在词停下并交往。而石牌村内9成以上的空间都是这种空间。

因此我希望能改造这种街巷空间的环境,首先,我希望在将一部分人群引导到屋顶上去,这里有更充足的阳光和平台,也有更好的视野,我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路线模拟做了一个屋顶的步道系统,这个步道系统可以由村民自己搭建,它的材料和构造方式与当地的龙舟工艺非常相近,同时它通过一些特殊的构造,如棱镜,反光板和灯带等设计来改善其下方街道阴暗潮湿的环境。

最后这个步道系统将村中少有的几个公共空间联系了起来,方便居民前往活动和交流,在这几个公共空间,我根据他们周边的环境和使用的人群搭建了新的建筑和小品,如市集,博物馆,舞台和广场,旨在赋予他们新的功能和活力。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

5.场地分析:

场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石牌村,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石牌村坐落于广州市中心,紧邻广州CBD珠江新城。石牌村占地约0.7平方公里,拥有近300条街道和近12000座房屋,流动人口达到了近60000人。

城中多为4-7层的自建房,房子贴合紧密,遍布“握手楼”的现象,而高密度的房屋和没有规划的道路导致了其中大部分空间都为仅能通行,幽暗潮湿的街巷空间,其尺度一般在2m到6m之间,也有尺度稍大的大街,宽度可达到10m-15m。

村中多为居民楼和小巷,仅只有四个较大的公共空间,分别位于石牌村北部入口,西部入口,西南部和中部,然而他们联系较差,可达性差,村民往往需步行较长距离才能到达。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