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施王翌、冯丽娜、陈思羽、邓婧
院校: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院系专业: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楼瑛浩
在校职务:副教授、副院长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 Render,Photoshop,InDesign。
2.作品名:四时共韵,富武同行 – 时空耦合下武村村水库微空间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杭州临安武村村当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分散且知名度不足的发展困境。为此,团队精心选择了六亩畈水库周边区域进行微空间改造设计,通过农房翻新、场地精心规划以及新建别致景观,创造了一个集露营、垂钓、住宿、观光、体验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共享休闲空间。本案设计的亮点在于巧妙融合乡村独特的季节变换,打造出富有特色的休闲体验区,确保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都能在四季更迭中深刻体验到当地浓郁的风土人情。
在水库区域的微空间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本案着眼于提升空间的活力与功能性,精心划分出四大核心区域:农业体验区、休闲娱乐区、文化展示区与生态观光区,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与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
农业体验区:作为微空间设计的亮点之一,首先对餐饮区进行了改造升级,注重其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双重提升,使其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能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餐饮区周边,我们利用绿地资源,打造了一个集露营、农产品展销、农事体验及儿童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这里,四季蔬果丰富,草莓、水果玉米、香瓜、番茄等轮番上市,游客不仅可以亲手采摘,还能在露营中品尝到这些新鲜果蔬的美味。此外,我们结合山地地形,设置了攀爬网、木质楼梯等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户外探险场所,让他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休闲娱乐区:则主要聚焦于河道空间的优化与利用。团队对河道进行了疏理与整治,确保浅水区水质清澈,成为孩子们嬉水玩乐的乐园。同时,保留了绿地中的竹林资源,将其融入展销中心的设计中,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的游览路线,让游客在竹影婆娑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雅致。此外,还利用核桃林资源,设置了步行观光栈道,让游客在漫步中既能远眺水库美景,又能近观采摘的乐趣,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完美结合。
文化展示区:则巧妙地利用山体植被的繁茂,搭建起一座座树屋观景平台。这些树屋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观赏美景的绝佳视角,也成为了他们休憩放松的温馨之所。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同时,我们还计划定期举办文化展览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生态观光区:则以水库为核心,设置了垂钓平台,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理想的垂钓场所。水库周边,我们规划了骑行慢跑休闲步道,让游客在运动中尽享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确保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停车。同时,将周边民居改造为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与美味的餐饮服务,让他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
在微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提升空间的实用性与美观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与利用,成功地将水库区域打造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还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微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促进村民增收,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发展。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杭州临安武村村六亩畈水库周边。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