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高栋亮、李楠竹
院校:山东建筑大学
院系专业: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无
在校职务:无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竹笙茶院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茶院方案设计以水岸文化为基调,山东省日照市前崖下村依水生存,靠岸生活。因其独特的水岸文化养育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前崖下村的水岸文化是其文化特色,村落文化、山河海元素、茶田文化归根结底都是由水岸文化发展而来,而将其的有机构成部分转译为独特的建筑语言是当下设计所要做的,将水岸文化的文化内涵与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构造形式相互结合,所表达出的建筑语言则为本设计的设计重点。
本建筑设计的流线清晰度高,主次路线位置入口较为明确。并充分结合环境,增强了对区域地形的连接性。节点对比强烈虚实明确,用过渡空间联系建筑,达到现代乡村的新合院构想。
场地设计主要分为游园、休闲、餐饮三部曲。清晰的分区有利于茶园高效的运作,同时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氛围,对照了虚实空间的意境营造。
景观与建筑设计的初衷为前重形象,后重功能,从高处看向场地,可以看到亭台楼阁的形象感,拾级而上的趣味性,曲径通幽的生动建筑景观语言。
院落设计规划上遵循了“北方合院”均衡的半包围布局并以此进行设计更改,以山为屏,以水为邻,向南北纵轴线与东北西南横轴线扩展,体块构造场地的功能特性,“北方合院”中的前庭后厅在这里演变为由原建筑改造而来的第一重公共院落与扩建的大堂。
场地的建筑体块灵感来源于日照本土自然文化,山河海元素,建筑功能体块列为山形,可根据不同的功能独立分区,而意为河流的连廊又作为连接各个空间的隧道来承载建筑的功能串联作用。本案茶院室内空间主题趋向于北方中式美学,增加空间的静感受。立足于中式禅意文化、水岸文化为基础与日照本土文化的结合,可以让中式禅意文化、水岸文化的底蕴更好的融合到室内空间内,同时深入传承、续写日照独特的地域文化。
空间整体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从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集中反映了日照文化的独特特征和地域美学倾向。另外将中式禅意文化与现代空间营造融合,不仅仅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将自然情趣作为室内空间的视觉延伸,把山水灵气充分带人室内外的氛围。空间语言主要运用木格栅、中式特色的石雕、景观小品等来营造独特的空间。特色的空间营造方式与建筑开窗、室外自然环境相对应,加强与室内、建筑、景观的联系。
在本案设计中室内空间延续室外景观庭院的围合手法,在接待大厅、茶室采用半包围形式营造充满通透性的空间在开窗方面选用大面积的木栅格窗等模糊内与外的边界,家具方面,多采用质感较强的,传统的木制家具作为空间的点睛之笔。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山东省日照市前崖下村。
5.场地分析:
项目地块作为场地的基础,要以原始地块的板块来进行场地构造,基于莒国日照绿茶于北方适宜种植绿茶的特点,引用日照茶文化来映射具有文化属性的建筑及景观场地。场地建筑体块灵感来源于日照本土自然文化,山河海元素,建筑功能体块列为山形,可根据不同的功能独立分区,而意为河流的连廊又作为连接各个空间的隧道来承载建筑的功能串联作用。在建筑体块上,用体量关系照应室内功能体系,用建筑的体量来暗喻空间的氛用,主要表现在各体块各连廊之间的穿插,以及光影交错的表现手法以及剖屋顶在形式上的变化效果。
五、作品展示















